总税务司 [ zǒng shuì wù s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zǒng shuì wù sī ] 旧中国各口岸主管海关税务的官员称税务司;统管全国海关的官员称总税务司。咸丰九年 年 英国人李泰国任总税务司,此后九十年间,总税务司一职始终为帝国主义分子所把持。解放后,中国人民自己掌握了海关,取消总税务...
中国海关总税务司(Inspector-General of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19司(Inspector-General of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1912年前称大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dministration),是1859年至1950年间中国海关的实际最高领导。简介 机构名。晚清管理全国海关关税及海关行政...
总税务司,又称海关总监督或海关总监,是清朝末年及中华民国初年海关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一职位的设置源于近代中国海关的半殖民地性质,其职责和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国势力的影响和控制。 一、历史背景 在鸦片战争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海关管理权也落入外国人手中。1854年,上海...
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是国家税务总局主管国际税收、国际税务合作交流和外事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 研究拟订国家(地区)间反避税措施,组织实施反避税调查;参加国家(地区)间税收协议、协定谈判,承办草签和执行有关协议、协定等工作;承办与国际机构、国家(地区)间税务机关的合作与交流业务;管理总局机关和税务系统...
在中国近现代,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有那么一大批“洋官”,在几乎整整一百年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主权的一个咽喉要职:海关总税务司,不仅通过各种渠道在台前幕后影响着政府的决策,也如其设计者计划的,权力不断扩大,及至对中国主权的瓦解与强行剥夺——虽然名义上只是“海关”,但总...
其次,海关是一个高度自治的部门;再者,海关中不管外籍还是华籍关员都对总税务司有着绝对的服从。
历史官职> 总税务司署 官署名。清后期中央海关行政机关。咸丰十年(1860)设于上海,同治三年(1864)迁北京。掌综理全国关税行政与关员任免事务。置总税务司一人,副总税务司一人。分总务、机要、统计、汉文、铨叙五科,造册处、驻外办事处、内债基金处。宣统二年(1910),省副总税务司。税务司以下各关职员悉由英人总...
海关税务司和总税务司署的成立背景,主要源于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屈辱时期,由于清朝政府的保守和无能,导致中国与世界上先进力量的差距日益拉大。在这种严峻的历史背景下,列强纷纷抓住清朝的弱点进行侵略,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控制中国的海关。 一、海关税务司的设立 1853年,英、美、法三国趁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了...
总税务司的机构特点是什么?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总税务司发展经历了从粤海关到江汉关,再到税务司。最后,总理衙门成立后设立总税务司,算是总理衙门的附属机构。 总税务司负责全国的海关税收和海关的行政事务。设正副总税务司各一人,均由英国人担任。正副总税务司之下,设税务司4人,副税务司6人。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