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人张籍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去去人应者,年年草自生。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用“野桥 “春水”烘托分别的场景,虽显凄清,却无黯然销魂之感。 B.颔联中运用叠字,既写出分别时间之久,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无限感慨...
〔张籍〕 〔唐〕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田间小桥上流动的春水清澈明亮,我站在桥上目送你的离去。你一去不复返,人已渐渐变老,而这野草还是如此茂盛,每年都自然生长。离家走出去,眺望远方的道路,但却没有你的消息传来,只能望而却步向那边城。在我们分别的那片杨柳树下,秋天的蝉正在再次鸣叫。赠...
《思远人·一作寄远客》是唐代张籍创作的诗词。原文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
张籍[唐代]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 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 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 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 0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籍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他的生平和事迹主要见于《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记载。 张籍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农业劳动,后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思远人(一作寄远客) 作者: 张籍 朝代: 唐代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 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 《思远人(一作寄远客)》古诗_作者张籍_古诗思远人(一作寄远客)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 出门看远道,无...
【作者】张籍 【朝代】唐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作者介绍 张籍(约767年—约830年),唐朝诗人。字文昌,汉族,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后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
出自唐代:张籍的诗词 拼 原 野桥春水清,桥上送君行。去去人应老,年年草自生。出门看远道,无信向边城。杨柳别离处,秋蝉今复鸣。思远人张籍的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思远人》赏析2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出自晏几道《思远人》。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