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思蜀否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刘禅你想念蜀地吗刘禅投降魏国后,被封为安乐公。 此句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禅传》,原文曰:“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问禅曰:‘安乐公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这也是成语乐不思蜀的由来。
“颇思蜀否”这句话出自三国时期的一个典故,其字面意思是“是否很思念蜀地”。这句话是司马昭询问刘禅时所说,原文为“王问禅曰:‘颇思蜀否?’”。在此情境中,司马昭作为魏国的权臣,对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心存戒备,因此通过提问来试探刘禅的心态。 具体来说,“颇”字在这里表示程度上的“是否”或“有点”,...
“安乐公颇思蜀否”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的典故,后世演化为成语“乐不思蜀”,既指刘禅在亡国后安于现状的状态,也引发对其行为是“真愚钝”还是“假隐忍”的历史争议。这一典故通过刘禅与晋王司马昭的对话,揭示了亡国之君的政治处境与人性质疑。 一、典故背景与原文对话 历史...
有一天,司马昭问他说:“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于是说:“...
“颇思蜀否”这个短语源自三国时期的一个典故,具体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原文是司马昭问刘禅(蜀汉后主)“颇思蜀否”,意思是“你是否还想念蜀国”。 这里,“颇”字表示程度上的“很、相当”,“思”即思念、想念,“蜀”则指的是刘禅原本统治的蜀汉政权所在地。整个短语用于询...
王问禅曰:“颇思蜀否①?”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②。’因闭其曰。”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 郤正语邪!” 禅惊视曰:“诚如尊命③。”左右皆笑。
【刘禅】安乐公,颇思蜀否?时间的遗憾呀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487 0 00:30 App 【妾请先死】 238 3 00:40 App 【请大汉赴死】张角 880 0 00:14 App 丞相,子龙老矣 224 0 00:27 App 我乃燕人张翼德也 684 0 00:19 App 曹孟德人妻白月光 95 0 00:27 App 我首...
16.乐不思蜀wáng wèn chán yuē pō sī shǔfǒu chán yuē cǐ jiān lè bù sī shǔ xì王问禅①曰:“颇②思蜀否?”禅曰 :“此间乐,不思蜀。”郤zhèng wén zhī qiú jiàn chán yuē ruò wáng hòu wèn yí qì ér dá yuē xiān rén fén mù正③闻之,求见禅 曰:“若④...
安乐公颇思蜀否?扶不起的阿斗:此间乐,不思蜀也 刘禅是蜀汉后主,作为刘备的长子,他自出生以来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以说刘备是非常宝贝他了。父亲有勇有谋,又是开国君主,这样的基因理当不差,可是后来的阿斗却背负着蠢笨的骂名,还有扶不起的阿斗这样的说辞。由此可以看出此人不适合皇帝这一职位,所以...
司马文王问刘禅:“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 郤正教禅:“若再问,宜泣对曰:‘先墓在蜀,无日不思.’”会王复问,禅如正言,因闭眼.王曰:“何乃似郤正语?”禅惊视曰:“诚如尊命.” 冯梦龙评:大受用福人.这段的翻译,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