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孟学派,指的是战国中期以子思和孟轲为代表的一个儒家学派。子思,姓孔名伋,是孔子的孙子,相传《中庸》是他所著。孟轲则是子思学生的学生,因孟轲思想直接继承子思,故二者合称为“思孟学派”。 思孟学派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推行礼治路线。在哲学上,该学派把奴隶主阶级的道德观念“诚”看作世界的本原,宣...
思孟学派指以子思与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孟子曾受业于子思之门人,二人确有一定的师承关系,但思想上如何一脉相承从而共同形成为一个学派,学术界意见不一.有的根据《荀子·非十二子》的说法,"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子思唱之,孟轲和之",认为思孟学派的思想核心为五行说.有的根据宋儒的说法,认为《中庸》为子思...
曾子继承、发扬了孔子的仁,并对以后的思孟产生影响,这固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曾子弟子乐正子春突出、强调了孝,其泛孝论思想与思孟也存在复杂的联系,后者同样是思孟学派研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四、曾子的重仁、内省思想 及乐正子春对孝道的发展 在七十二子中,曾子无疑是思想较为复杂的一位。一方面,他...
思孟学派是以孟子的思想为核心的一个学派,也被称为孟子学派。它是儒家学派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思孟学派主要关注人的道德修养和政治伦理,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并提出了“性善论”。该学派认为,通过教育和修养,人们可以发展和提高自己的良善本性,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3. 性善论(Theory of Innate Goodness) ...
思孟学派名词解释 思孟学派是儒家学派中以孟子为代表的一个重要学派。孔子之后,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构成。代表人物有子思和孟子。两人是孔门弟子中最优秀者,故称“思孟学派”。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名伋,孔子弟子。公元前402年在鲁国任小司空。曾整理孔子遗言,删修《诗》、《书》,撰成《中庸》、《...
思孟学派的由来 思孟学派的由来 (一) 在思想史上,很少有象思孟学派这样既有着显赫的地位,又产生不断的争议。说它地位显赫,是因为至少从宋代起,它已被看作是得孔子真传,居儒学大宗;说它争议不断,乃是因为对于“思孟学派”具体何指,其特色为何,甚或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都一直是个存有争议的问题。历史学家...
思孟学派核心思想概述 一、引言 思孟学派,作为儒家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学派以传承和发扬孔子思想为己任,同时融入了孟子及其后学的独特见解和创新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思孟学派的核心思想,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二、性善论:人性的本质与追求 人性本善:思...
思孟学派 战国中期以子思和孟轲为代表的一一个 儒家学派。子思姓孔名级(音极)孔丘的孙子,相传《中庸》是他所著。孟轲是子思学生的学生。因孟轲思想直接继承子思,而称为“思孟学派”,代表着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它吹捧孔丘,自认是孔丘思想的真传。在政治上主张“克已复礼”推行礼治路线,妄图复辟奴隶制。 思...
20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思孟学派 思孟学派 孟子,名轲,继孔子以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是《孟子》一书。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孟子所代表的思孟学派和以荀子为代表的荀卿学派便是其中两个重要派别。孔子的孙子子思和孟子对儒学有共同的见解,在儒学分化中形成“思孟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