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737~799),史称“草圣”,唐代杰出书法家。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考功郎中钱起的侄子。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锐意草书,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
8、《四十二章经》:怀素难得的鸿篇巨制,长约3丈,共248行,2663字,大历十三年,42岁的怀素在佛经中有关雁荡山美妙记述的怂恿下,云游至雁荡山,当地寺庙主持向怀素求其墨宝,怀素欣然以擅长的细草书抄写了这部小乘经典《四十二章经》。此后,这部作品一直被佛门珍藏,并奉为至宝。9、《藏真帖》:“藏真三...
据悉,草书《秋兴八首》是少年怀素留下的珍贵作品,创作于壬辰年(752年)三月二日(日期非常明确);书写地点是“天台山房”,署名“怀素”。除了这件作品之外,有如此明确时间地点的怀素作品不多,另一件是怀素晚年写的《千金帖》(即怀素《小草千字文》纸本真迹),惜后段落款散迭。类似把“创作时间”写得如此...
怀素是一位善于思索,勇于创新的艺术家,他的草书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的代表作有《食鱼帖》《自叙帖》《苦笋帖》《小草千字文》等。《自叙帖》是怀素最有名的代表作,以狂草写成,共126行、698个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卷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道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
怀素早年出家为僧,但心中对书法的热爱从未熄灭。他负笈赴京,走访名家,向他们请教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书名逐渐传开,成为了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的侄子。怀素的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的书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在洛阳,怀素有幸拜访了颜真卿这位书法大师。他们相互交流笔法,怀素向颜真卿学习了“折...
就像这件“千金帖”《小草千字文》,乃怀素“复归平正”的草书代表,也是他唯一传世的小草真迹,署款“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年六十三岁”。首先从技法上看,怀素曾向邬彤、颜真卿求学,获得“二王”笔法,因此卷中笔画,能看出王羲之的婉转多姿,字体瘦劲俊逸、简洁标准,严守“草法”。用...
中国草书史上有“草圣”称谓的不过三人,即张芝、张旭与怀素。张旭、怀素创造时往往解衣盘礴、行为超出常人理解,唐代诗人窦冀有一首《怀素草书歌》,其中有两句:“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这就是怀素“吼书”的记载。吼过之后,一件件佳作随之产生。李白与怀素是挚友,不止一次写诗赞扬过怀素,“少年...
然而,若把怀素、张旭的狂草放在一起对比,大部分学者认为张旭更胜一筹,这不免引起众人好奇,为什么草书“天下第一”的怀素,败给了张旭,其实早在唐朝中期,颜真卿已经一语道破真相,当年颜真卿应怀素之邀,为《怀素上人草书歌序》作序。卷中写道:“忽见师作,纵横不群,迅疾骇人,若还旧观。向师师得亲承善诱...
怀素画像 怀素是我国唐代的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生于737年,卒于799年,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有评论家认为:“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俱备。” 陕西省作家、书法家、文艺评论家张社教先生数十年呕心沥血研究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