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娄山关是本词题目,也是本词的写作地点。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建立在险峻的山峰之间,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关上竖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娄山关”三个大字。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
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
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在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所写,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发表时没有标明写作时间。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诗词》时,将写作时间标明为“一九三五年二月”。这首词上阕写的是红军向娄山关进军的途中,下阕写的是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的景象。 这首词以“西风烈”三字起...
忆秦娥·娄山关,《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此作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 声咽 。。 雄关漫道 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释】①娄山关:又称娄关,位于贵州遵义北部大娄山。在红军长征途中,此处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②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③咽:呜咽,声音受阻而低沉。④漫道...
《忆秦娥·娄山关》全诗翻译:狂风从西面吹来,高空中传来大雁的鸣叫。抬头仰望,下霜的寒冷早晨,天就要亮了,皎洁的月亮还挂在天上。清晨在屋里听到红军的马蹄声,那是踏碎坚硬东西的声音。激励士兵的军号声悲壮,宛如抽泣。敌人夸耀设在雄伟地势上的关口如钢铁般坚固,别太得意了!...
1、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2、西风烈:列,凛烈、猛风;西风劲厉。3、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
今日娄山关新貌 总之,《忆秦娥·娄山关》一词是在转折关头毛泽东有感而发的作品。有人评价说:这首词“在古今战争诗中都是少见的杰作。”今日重读这首伟大的长征词,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80多年前毛泽东对革命大转折的寄语,也是对未来必将建立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的寄语。 参考文献: 【1】中共江苏省委党史...
《忆秦娥·娄山关》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