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先,汉语词语,拼音是bì xiān,意思是以称下第的同人。解释 1.唐时应试举子相互间的一种称谓。谓其登第必在同辈之先,有推敬之意。2.以称下第的同人。出处 唐·韩仪《记知闻近过试》诗:“短行轴了付三铨,休把新衔恼必先。”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诂笺三》:“韩仪与关试后新人诗,有‘休把新衔...
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 “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出自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尊史》,意思是要掌握世间大道,必须先研究蕴含着“大道”的历史;把握史学,才把握住社会规律。龚自珍十分重视史学的研究,我们熟悉的“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亦是出自他笔下。在《尊史》文中,龚自珍还谈到了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体现的哲学观点是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先要创造一定条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说: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工匠做工与思想品德的修养从表面上看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实质上却有相通的道理。《论语集解》引孔安国的注解...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强调,“领导干部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这一重要论述告诫领导干部,要立标杆、树威信,挺起浩然正气、坚硬骨气,必须做到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廉洁自律的本色。事业发展,关键在人。“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
除了鸵鸟心态之外,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第三种考虑,就是为了要绞杀共产党。作为当时中国国内,跟共产党打交道最深的一方军阀,蒋介石比任何人都清楚,共产党的可怕之处。共产党虽然在纸面实力上比不上其他军阀,但是我党人才济济,个个身怀信仰、悍不畏死。这样的势力,千万不能给他成长的时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习大大对于历史非常重视,2014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主席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
必先的解释(1). 唐 时应试举子 相互 间的一种称谓。谓其 登第 必在同辈之先,有推敬之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 轻佻 》:“ 郑光业 常言及第之岁,策试夜,有一同人突入试铺,为吴语谓 光业 曰:‘必先!必先!可以相容否?’ 光业 为辍半铺之地……居二日, 光业 状元及第。” ...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全面建成...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近日发布。文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强国建设,多次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2022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