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调经门] 妇科总括 男妇两科同一治,所异调经崩带。嗣育胎前并产后,前阴乳疾不相同。 【注】妇人诸病,本与男子无异,故同其治也。其异于男子者,惟调经、经闭,带浊、崩漏、瘕、生育子嗣、胎前产后诸病,及乳疾、前阴诸证不相同耳。故立妇人一科,以分门而详治焉。业是科者,必先读方脉、心法诸...
8.6. 来源:《伤科补要》卷三。 8 原方 组成: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当归、地龙(酒炒)、牛膝(酒浸)、羌活、甘草、五灵脂(酒淘)、香附(童便浸。或加酒芩、炒酒柏)。 功效:痛风走注,筋骨疼痛。 来源:《丹溪心法》卷四。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龙门心法》与《碧苑坛经》二书篇目相同,但编次与字数并不完全一致。《龙门心法》分为上、下2卷,《碧苑坛经》则分为卷首、卷上、卷中、卷下、卷末等5卷。《龙门心法》卷首题为:王常月传、詹太林(龙门派第九代)校、唐清善(龙门派第十代)演,说明此本曾经唐清善扩充。原系抄本,...
《胎产心法》·卷之中清朝 胎产心法 阎纯玺 著 大 中 小 脉诀歌 欲产之妇脉离经,(一息六至,一息三至,皆曰离经。又云:脉如歇止,亦谓之离经。)沉细而滑也同名。(肾脉沉滑与离经同。)夜半觉痛应分娩,来朝日午定当生。身重体热寒又频,舌下见脉黑且青,卷舌流涎腹觉冷,腹中子女已归阴。面赤舌青细...
紫金丹_丹溪心法卷二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5 1.1. 组成:精猪肉20两(切作骰子块),信1两(明者,研极细末,拌在肉上令匀,分作6份,用纸筋黄泥包之,用火烘令泥干,却用白炭火于无人处煅,青烟出尽为度,取放地上1宿,出火毒)。 5 1.2. 功效:三年以上哮证。 5 ...
《丹溪心法》卷三-六郁: 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苍术、抚芎,总解诸郁,随证加入诸药。 凡郁皆在中焦,以苍术、抚芎开提其气以升之。假如食在气上,提其气则食自降矣。余 戴云∶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传化...
白纸精印【医宗金鉴之刺灸心法和正骨心法卷64.65.66.67.68.69.70,尺寸20×13.2cm内容不错里面全是针灸穴位版画,图文并茂。此书是中医入门的基础之作。一共十一卷合一本,喜欢的书友不要错过请看图慎重下单,,古籍/善本,se104494697,古籍/善本,小说/文学古籍,年代不详,善本,
1、家宝丹_丹溪心法卷一_减法方剂树家宝丹_丹溪心法卷一_减法方剂树11.原方31.1.组成:川乌6两,南星6两,五灵脂(姜汁制,另研)6两,草乌6两,白附子2两,全蝎2两,没药2两,辰砂2两,羌活3两,乳香3两,白僵蚕(炒)3两,片脑5钱,天麻3两,麝香2钱半,地龙4两,雄黄1两,轻粉1两。31.2.功效:风疾瘫痪,痿痹不...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脉大形标两得平。症余脉大病还轻。形羸脉细无妨害。脉症相应是顺情。(逆顺二字。乃脉症之枢要也。)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神本先天位在离。要知动静是根基。神存气守无危殆。望切工夫妙在...
围药_丹溪心法卷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围药_丹溪心法卷五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3 1.1. 组成:乳香、没药、大黄、连翘、黄芩、黄连、黄柏、南星、半夏、防 风、羌活、瓜蒌、阿胶、皂角刺。 3 1.2. 功效:痈疽 3 1.3. 来源:《丹溪心法》卷五。 3 1.4. 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