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主汗,生理学名词。指汗为五液之一,属心。《灵枢.九针论》:“心主汗,……此五液所出也。”汗与血是同源异流。临床上许多汗症与心有关,如心阴虚,心火内扰,出现盗汗;心阳虚,卫阳不固,出现自汗;心气热也可见汗出;发汗太过,可伤心阴而致亡阳;心气垂竭时,每见汗出如油等。故有“汗为心之液”,“夺...
1. 心汗:动则汗出,夜间盗汗 心主血脉,心气充盈时,汗液分布均匀,不会过多也不会不足。而当心气虚弱或阴阳失调时,便会出现异常出汗。心气虚的人,常常稍微活动就大汗淋漓,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汗;而心经有热的人,则多伴随夜间盗汗,心烦失眠。案例:小林是一位年轻的白领,最近因工作压力大,常常感到...
汗为五液之一,属心。《灵枢·九针论》:“心主汗,……此五液所出也。”汗与血是同源异流。临床上许多汗症与心有关,如心阴虚,心火内扰,出现盗汗;心阳虚,卫阳不固,出现自汗;心气热也可见汗出;发汗太过,可伤心阴亦可伤心阳;心气垂竭时,每见汗出如油等。故有“汗为心之液”,“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心主血脉,血液与津液同源互化,血液中的水液渗出脉外则为津液,津液是汗液化生之源。心血充盈,津液充足,汗化有源,既可滋润皮肤,又可排出体内代谢后的废水。汗出过多,津液大伤,必然耗及心精、心血,可见心慌、心悸之症。故又有“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之说。心又藏神,汗液的生成与排泄又受心神的...
心:主血脉、心藏神、心开窍于舌、心主汗 肺:肺主气、肺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肺开窍于鼻 脾:脾主运化、脾主统血、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 肝:肝藏血、肝主疏泄、肝主筋、开窍于目 肾:肾藏精、肾主命门之火、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主胃、肾开窍于耳 司二阴 ...
心之液为汗是指汗为心之液,具有以下指导意义:1.心主血脉,血汗同源,因此汗为心之液。2.在临床辨证治疗、辨证护理以及药物调护中,心血不足或心阴不足的患者不宜采用发汗的方法进行治疗, 中医内科孙国贤 咳,喘,汗,泻,遗,五味子妙用,对证搭配效果好! 心脏功能衰竭的较怕三个征兆,心脏功能衰竭的表现治疗心血管...
汗为五液之一,由心所主。《素问·宣明五气》:“五脏化液:心为汗……”《灵枢·九针论》:“五液:心主汗……”张介宾《类经》:“心主血,汗则血之余也。”心主血,血中津液渗出脉外,随卫气外泄则为汗,故后世亦云“汗为心液”。 汗有生理之汗与病理之汗,宜当别之。此外,发汗亦治法之一,《素问·阴阳应...
“心主汗液”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汗液与津液、血液的关系 汗液是人体内通过阳气蒸化从汗孔出于肌表的液体。在中医理论中,汗液是由津液所化生,二者属于同一类物质。津液是体内正常的水液,具有滋润和濡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同时津液可以渗注于血液之中,充养血液,成为血液...
对心主汗与汗为心液的验证 《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睥为涎,肾为唾。”《灵枢·九针》又指明:“心主汗,肝主泣,肺主涕,肾主唾,脾主涎,此五液所出也。”这和五味与五脏的关系一样,也是根据五行学说进行归纳和概括成的理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