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下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多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中医认为心下悸多与心脏气血亏虚、水饮内停等因素有关,西医则可能与心脏神经官能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有关。 一、中医 1.心脏气血亏虚:若患者长期过度劳累或思虑过度,导致心血耗损过多,可出现心下悸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面色苍白、头晕目眩...
心下悸是指心下胃院部惕惕然跳动而言。 考《内经》无心下悸之名,但《素问•痹论》有“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句。《黄帝素问直解》云:“鼓,犹动也。”可见“心下鼓”含有心下悸动之义,心下悸的记载,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并设有“惊悸”专篇。《诸病源候论》中则有“伤寒悸候”,着重论述...
心下悸为中医学上一种自觉心下胃上膻中处悸动不适的症候。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心下悸、心悸、脐下悸发作部位不同。其症状为心下经常跳动,多饮则甚,头眩,呕吐,易惊,口苦,失眠多梦,或呕吐痰涎,脉滑数,舌质红,苔黄腻。按之稍安,兼有气短,胸闷,畏寒,四肢不温,舌质淡红,脉小弱。
心下悸,證名。 ①自覺心下胃上膻中處悸動不適的症候。見《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傷寒溯源集》卷一:「所謂心下悸也,蓋心之下,胃脘之上,鳩尾之間,氣海之中,《靈樞》謂膻中為氣之海也。」多因陽氣虛,水飲內停上凌於心所致。治宜溫陽利水,用真武湯、桂枝甘草湯、茯苓甘草湯等方。②指心悸。《張...
胃脘悸动又称心下悸动,即自觉胃脘部位跳动不安,如同脘中怀兔状。心下悸动在《伤寒论》中多处出现,凡伤寒误治或失治,水气内动,或阳气被阴邪所遏,或心血不足等皆可出现心下悸动不已,临床中单独以胃脘悸动不宁就诊者亦很多,有的病人称胃脘悸动不已,有的则称腹中跳动不安,还有的称胸脘部位跳动不已。总...
27 心下悸(桂枝甘草汤)【倪海厦伤寒论】, 视频播放量 11151、弹幕量 5、点赞数 89、投硬币枚数 7、收藏人数 199、转发人数 57, 视频作者 学中医的鼓手炸药, 作者简介 顺势利导 扶正祛邪,相关视频:寒咳嗽还是热咳嗽?,倪海厦:咳嗽,气喘,喉咙痒,支气管炎,一味药止咳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或心慌的感觉,多发生在心脏、胸部、心前区,多由心脏疾病引起,应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心下悸是指心下胃脘部跳动,多发生在心窝处,上腹部或肋斜肋,多由肠胃疾病疾病引起,多表现为慢性胆囊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2023-04-18 23:26:00 展开全部内容 ...
心下悸是指心跳加速、节奏不齐或感到紧张不安的一种生理反应。其详细内容如下:1、心脏疾病和神经失调:一些心脏疾病可能会导致心下悸的症状,如心律失常、心肌炎、心绞痛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功能,导致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齐。神经系统失调可能会引起心下悸的症状。神经系统的紊乱可能会导致...
“心下悸”其实是汗后太过后伤了心火或者伤了肾水后,导致心火或肾水在“心下”不能正常运行的表现,不是“心下”的问题而是水火源头的问题。 桂枝甘草汤证为汗后太过伤了心火,导致心火在“心下”不能正常运行而产生的“心下悸”,此“心下悸"为"心下”之火不足也,火不足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