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一境性,这是一个佛教术语,也可称为一境性。它指的是让心持续专注在一个地方或一种境界上,以进入禅定状态。具体来说: 一、定义与解释 心一境性,即心与境一如,是指心能够不受外界干扰,持续、稳定地专注于一个对象或一种情境。这种状态下,心念集中,思维清晰,有助于修行者深入体悟佛法,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一境性 一境性(巴利文与梵文:एकाग्रता,ekāgratā),又称心一境性(citta-ekaggatā,音译为质多医迦阿羯罗多),佛教术语,是指让心集中在一个地方,以进入禅定状态。它是一种心所,相当于三摩地,说一切有部将它列入大地法之一,唯识学派与南传上座部将它列为七个遍行心所之一。
什么是心一境性? 什么是“心一境性”,就是心持续专注一缘或一境的能力。 心一境性一般有轻安相伴。 心一境性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禅支。 心一境性有两种,世间心一境性和出世间心一境性。这里说的是世间心一境性,那个引用经文的回答说的是出世间心一境性。 获得心一境性的方式有四种: 1、...
心一境性离生喜乐的含义 在佛教修行中,“心一境性离生喜乐”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源于对心灵状态的深入理解和实践。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一术语的含义及其背后的精神内涵。 一、定义解析 心一境性: “心”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状态。 “一境”可以理解为专注的对象或目标,通常指某一特定的法义、观念或修行对...
修止之法,首先要有心一境性。所谓心一境性,就是让内心专注于一个单一的所缘境,就像念佛时,心必须持续专注于佛号,不能分心。这种专注的状态必须与无贪、无瞋、无痴的心相应,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做恶事,比如杀生、偷盗、淫邪等,即使你非常专注,那也不能构成止,因为这些行为是烦恼的心,是躁动的。因此,修止的...
心一境性,是佛教修行中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诸法源于一心,法性本空。这一理念旨在引导修行者通过正确认知,达到离一切相、自性清净的境界。心一境性意味着修行者能够将心专注于一处,从而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这一过程不仅帮助修行者理解生命的本质,也为其修行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础。如果能够真正...
所谓禅定,禅定的本质、禅定的基础、禅定所依的方法就是心一境性。用四祖大师的话说,达到了守一不移,禅定就会出现。所以守一的功夫、心一境性的功夫、安住当下的功夫,就是禅定的基础。也可以说修一切法门要达到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心一境性是基础。我们在讲念佛法门的时候,强调的“一心不乱”,实际上也是心...
心一境性指的是数数随念同分所缘,流注无罪适悦相应令心相续,名为三摩地,亦名为善心一境性。数数随念,即修定选择好了所缘境,心安住在所缘境上数数随念,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的忆念所缘境,这样妄想不容易进来,它来了也很快会发觉,就把它驱除出去。数数随念有不弃舍的意思,一直忆念所缘...
心一境性,即是我们心灵能够专注于单一对象或境界的能力,它伴随着一种轻盈的安详。在佛教修行中,心一境性是通往禅定的阶梯,分为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的禅支,展现了不同层次的专注和心灵净化。世间心一境性与出世间心一境性有所不同,这里着重讲解的是前者。获得这种宝贵境界的方法有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