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龄,德龄,又名裕德龄(约1886年-1944年11月22日),清末作家,笔名德龄公主。德龄自幼随父亲裕庚出使国外,17岁回国。因通晓外文和西方礼仪,德龄和妹妹裕容龄一同被慈禧招入宫中,充作“御前女官”,成为紫禁城著名的八女官之一。1905年因父亲病重,德龄离开清宫,回到
德龄(?—1799)纳喇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朝将领。基本信息 德龄(?—1799)纳喇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朝将领。由 拜唐阿累擢銮舆卫冠军使。出为直隶副将,擢山西太原镇总兵。调赴襄阳剿教匪,从庆成等转战,以功赐花翎。人物介绍 嘉庆二年,驻防夔州。三年,偕观成合攻老木园。贼既歼,剿铁瓦寺馀匪。四...
德龄,旅美作家,著有《慈禧外传》,《清末政局回忆录》等。著有《清宫二年记》的德龄公主,是清廷驻法公使裕庚的女儿,但实际上德龄公主是中外混血,他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洋人。德龄公主的父亲原本姓徐,出生于汉军正白旗,幼年期间十分的聪颖,下笔如千言万语,跌宕起伏,十分有气势。光绪年间,刘铭传被授予...
因为德龄与容龄通晓外国的文化与西方的各种礼仪,所以她们姐妹俩被慈禧招入宫内,成为了紫禁城八大女官之一。慈禧召德龄俩姐妹入宫,名义上是为西方来使夫人充当翻译工作,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自己解闷。裕庚不敢违抗慈禧皇太后的懿旨,他希望大女儿德龄能多说些国外的制度,让沉闷的大清帝国走上改革开放的步伐。涉世...
上世纪初的1903年,大清帝国驻法公使裕庚任期已满,准备携夫人和两个宝贝女儿德龄、容龄回国。长女德玲,精通法语、德语和日语,青春逼人,秀外慧中,高华博学;次女荣龄,美丽单纯,聪明伶俐,是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邓肯的入室弟子。剧情介绍 德龄很快成了慈禧的红人,宫眷们很妒忌她,故意不告诉她宫中规矩,在与...
有意思的是,德龄既非宗室之女,父亲又只是个四品官员,但很多人却称她为“公主”,这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清王朝是个等级制度非常森严的朝代,“公主”的称号并不是谁都能得到。就算皇帝的女儿,也有嫡庶之分,比如皇后之女为“固伦公主”,妃子之女为“和硕公主”,而亲王之女则被称为“格格”。对于德龄的...
德龄名字寓意有魅力、注重美感、聪明,也寓意身体健康,性格开朗,能够在事业上快速成长,财富滚滚而来。 德龄名字重名率高吗? 在每一亿人口中,约有 88 万人使用德字; 3 万人使用龄字。 德龄名字给人的第一印象 创造力强适应能力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德龄名字需要规避的问题 ...
裕德龄(1886~1944),笔名德龄公主。少年时随父先后在日本和法国生活了六年,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精通多国语言。17岁时随父回京,因通晓外文和西方礼仪,和妹妹裕容龄一同被慈禧招入宫中,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1905年因父病重离宫。后“应亲友的要求和催促”,用英文写下了她在宫廷内两年生活的所见所闻——《...
德龄深思熟虑,意识到除了她自己,很难有人能客观地记述这段历史。她意识到,身边的太监们虽然与慈禧老佛爷接触最多,但他们是奴才,思想受限,难以客观记述事实。他们所写的大多是美化和颂扬,缺乏客观性。况且太监们受教育有限,文化水平有限,写作能力也不强。然而,德龄在国外长大,接受了西方现代化教育,她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