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在青岛本地,“德正系”旗下还有数十家公司,其中不少为房地产企业。 工商资料显示,德正资源的股东为青岛佳欣置业有限公司(下称佳欣置业)和上海迈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迈德),分别出资8850万元和2.87亿元。而佳欣置业为陈基鸿个人出资的企业,注册资本仅为1000万元。而上海迈德则是由佳欣置业和陈基隆...
12月10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单位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被告人陈基鸿等人合同诈骗、信用证诈骗等案一审公开宣判,数罪并罚,判处被告单位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罚金30亿1200万元,判处被告人陈基鸿有期徒刑二十三年,并处罚金200万元。其他被告人江平、杨悦、陈旭军、刘先洲、袁妮、张家春、薛键、王文宏、黄...
由于“德正系”的主要骗贷方式是利用仓单重复质押,同一质押物可能质押给多家银行了,所以案发后银行先下手为强,多家银行迅速向法院起诉,要求“德正系”相关公司返还金融借款。 某不愿具名的银行人士透露,从5月底至今,已有十几家银行在起诉“德正系”,涉及的公司包括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青岛德诚矿业有限公司、化隆...
“我刚和陈基鸿见过面,他就被带走了。”两名知情人士向记者证实,“德正系”实际控制人陈基鸿,是在2014年4月25日被有关部门带走的。而这一消息传出后,包括多家银行在内的债权人陆续前往青岛港查看,这导致人们很快发现了德正系的重复抵押问题,此后银行、港口均向警方报案。 本报记者从当地采访证实,目前陈基鸿本人...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工商注册信息发现,德正系以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为轴心向外辐射,仅在股权关系上显现出关系的公司就达12家。这还不算德正系两位当家陈基鸿、陈基隆兄弟实际控制的其他上下游企业。 双管齐下套资金 青岛港有色金属融资骗贷事件,祸起仓单重复质押。据了解,该过程并不复杂,操作要点就是保证参与方至少有...
焦广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德正系”企业涉嫌融资诈骗犯罪的事件曝光后,有媒体以“青岛港骗贷款案”,“青岛港融资骗贷案”为标题对该案进行报道,这造成一个误解认为青岛港是融资骗贷案的主体,对青岛港产生了误解,实际上,涉嫌该案件的主体是德正系企业,他们涉嫌利用部门在青岛港进口和堆存的货物进行诈骗犯罪,由于...
根据迈科金属回应公告,此番执行事件,牵出一家名叫德诚矿业有限公司的青岛企业,工商资料显示,青岛德诚矿业有限公司背后股东为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和股权穿透后的主要股东均为陈基隆。此前,陈基隆控制的德正系骗取资金高达159亿余元,引发轰动。 时间回溯至2013年。 迈科公告显示,2013年新加坡大陆咨询有限公...
早在6月3日,青岛港方面就曾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回应,已经关注到媒体报道提及的融资骗贷的专项检查,并认为“调查不会对本集团业务、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响”。7月17日,青岛港又对“德正系”骗贷案一事做出回应,称“调查显示,仓单是德正系个人私刻公章后伪造的证明”。
凤凰财经综合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码头营运商青岛港周五称,6月青岛港发生的“德正系”骗贷案涉案的商品数量为约30万吨氧化铝、2万吨铜以及7-8万吨铝锭。 这是青岛港国际第一次披露涉案的商品数量,此次骗贷案直接导致银行收紧融资信贷。 此前7月17日,青岛港曾就“德正系”骗贷案做出回应,称“调查显示,仓单是德正...
2014年5月,媒体爆出德正系企业利用部分在青岛港堆存的大宗商品,涉嫌通过私刻公章、伪造仓单、重复质押、重复买卖和虚假买卖等手段,进行融资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