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单位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被告人陈基鸿等人合同诈骗、信用证诈骗等案一审公开宣判,数罪并罚,判处被告单位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罚金30亿1200万元,判处被告人陈基鸿有期徒刑二十三年,并处罚金200万元。其他被告人江平、杨悦、陈旭军、刘先洲、袁妮、张家春、薛键、王文宏、黄...
“我刚和陈基鸿见过面,他就被带走了。”两名知情人士向记者证实,“德正系”实际控制人陈基鸿,是在2014年4月25日被有关部门带走的。而这一消息传出后,包括多家银行在内的债权人陆续前往青岛港查看,这导致人们很快发现了德正系的重复抵押问题,此后银行、港口均向警方报案。 本报记者从当地采访证实,目前陈基鸿本人...
新京报记者获悉,德正系案发后,其大批资产即遭到公安机关冻结。德正系资产的处置,与其司法审判进程密切相关。 2018年12月10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单位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被告人陈基鸿等人合同诈骗、信用证诈骗案一审公开宣判,以合同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骗取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单位行贿罪,数罪并罚判处被...
“德正系是我们青岛当地的大客户,银行都抢着做它们的业务。而这档子事出来后,银行信用审批中心都傻眼了。”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仅从股权关系,还不好判断还有哪些公司跟德正系有关。我们银行现在只能一家一家从业务往来上查,以确定到底贷了多少出去。” 但在当地一些民营企业人士看来,银行这个“受害者”身份...
青岛“德正系”骗贷案东窗事发后,此前与之有过业务合作的企业都唯恐避之不及。即便如此,一些为“德正系”企业贷款融资提供担保(或反之)的贸易企业也有近十家牵涉其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了解到,南京一家名为“南京昌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昊国际)的进出口贸易企业,因其融资的担保方是“德正资源...
从一个月前青岛港传出公安机关介入调查一宗金属贸易骗贷案起,青岛甚至山东区域内的金融机构就一直被市场所追踪。 曾经叱咤风云的“德正系”掌门人陈基鸿早已被有关部门带走协助调查,曾经备受银行追捧的“优质大客户”——“德正系”企业如今已处于骗贷的风口浪尖之上,成为各家银行“缉拿”的对象。
青报网综合消息 6月11日,青岛崂山区大雨倾盆,处于“青岛港融资骗贷案”漩涡中的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德正资源)的办公楼,看起来却异常平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看到,该公司三层的办公楼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十几个人。接待记者采访的两位人士自称是“奉命从外地公司赶过来维持公司正常运营的”。
随着6月30日信用证还款日期的逼近,山煤国际(600546.SH)不得不开始起诉一直拖欠货款的“德正系”一干企业。 “除起诉外,山煤国际也正和对方联系,催促对方还款。”6月27日,一位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6月25日,山煤国际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山煤煤炭进出口有限公司(下称“山煤煤炭”)已经向山西省高院递交...
【德正系"骗贷案"宣判:被罚超30亿,青岛银行业集体沦陷……】 http://t.cn/EUb0IR6(分享自 @一点资讯)
事实上,相对“德正系”骗贷案可能引发的货代业坏账危机,“德正系”骗贷案本身可能引发的损失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据《证券日报》记者多方了解,目前“德正系”骗贷案中被青岛港封存的货物货值可能约为7亿美元,总体涉案金额则可能逾20亿美元。当然,由于这些数据未经司法机关确认,尚不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