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政碑 "德政碑"位于唤鱼池岸山腰,是清光绪三年(1887),自贡著名盐业世家"王三畏堂"子孙为歌颂创业者王朗云(四川省候补道台)所建。两座神道碑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李鸿猷(江苏省候补道台)、李鸿道(河北省宛平候补知府)兄弟所建,是自流井王、李两大盐业世家集官商于一身的实证。
德政碑含义解释 德政碑 [ dé zhèng bēi ] ⒈ 旧时为颂扬官吏政绩而立的碑石。 什么是德政碑引证解释 ⒈ 旧时为颂扬官吏政绩而立的碑石。 引《南史·萧恭传》:“恭 至州,政绩有声,百姓请於城南立碑颂德,詔许焉,名为德政碑。”唐 白居易 《青石》诗:“不愿作官家道傍德政碑,不鐫实録鐫虚辞。”《...
德政碑 [ dé zhèng bēi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dé zhèng bēi ] 旧时为颂扬官吏政绩而立的碑石。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一蹴而就 咄咄逼人 奋发图强 望尘莫及 未雨绸缪 漫不经心 相提并论 瞠目结舌 ...
立于敦煌的《德政碑》与埋于长安的墓志铭,在“沙州刺史”这 一官职的归属上发生冲突,当以何为准?笔者以为在长安的议潮、议潭家族都并无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必要,撰书墓志者玄景与张氏家族并无利害关系,故可做到客观书写。而前者于风暴的涡眼沙州撰碑,而时议潭、议潮悉已离世,所作又为继任节度使淮深氏...
同治七年十月二十一日,西坝开工堵复,十一月四日东坝开工,至次年正月十五挂缆合龙,正月十八日闭气。后世留有两碑,一乃同治八年正月为颂苏廷魁之功德所立之《荥泽大工纪功碑》(现仅存拓本);另一石碑则是同治八年十月的《李公合龙德政碑》,为郑州京水沿堤百姓为歌...
《田琬德政碑》结构精严,笔墨婉畅,刚柔并济,是唐代优秀书法作品之一,为历代书法家及金石学家所推崇,在历代金石学著作中,如《石墨携华》、《潜研堂金石文跋尾》、《授业堂金石跋》、《金石萃编》等均有著录。碑文原文 大唐正议大夫使持节易州诸军事守易州刺史兼高阳军使赏紫金鱼袋上柱国田公德政之碑 太...
李世甲德政碑 李世甲德政碑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于马尾镇官道头,靠近“挽邓思刘”碑。青石质,高2.13米,宽0.77米,厚0.15米,碑文3行竖写:“凯涛李司令德政,临淮才望,马江镇全体商民敬立。”碑文除“临淮才望”4字为行书外,其余均为楷书。1964年被改作罗星塔文物保护碑。
陈世仪德政碑全文共1467字,正文776字,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孟冬立,此时陈世仪到福建上任已满10年。碑文记载陈世仪摄理龙溪县的卓然政绩,由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龙岩白沙人吴相撰文;赐进士出身、内阁中书、海澄人郑亦邹书丹;赐进士第、知四川重庆府綦江县事、龙溪人蔡日光篆额。文末附士民题名...
苏灵芝书法作品大都是在易州任上完成的,主要有《铁像颂》、《梦真容束力 》和易州剌史《田仁琬德政碑》及范阳《悯忠寺宝塔颂》等,集中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到开元二十九年(741)间,且都流传于后世,被后人所推崇,历来被称为精品。 苏灵芝的书法融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及诸家于一体,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