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邻。 本题考查:默写翻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全文:《论语.里仁》作者:孔子及其弟子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子曰:“苟志于仁...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论语.里仁》志于道 据于德 出于《论语 述而》“德不孤,必有邻”释义——道德价值绝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有其成长的社会基础。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为什么呢?孔子说,这是因为“必有邻”。从字面上来...
《论语》里仁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春秋战国孔子及其弟子 著 大中小 zǐ子yuē曰::dé德bù不gū孤,,bì必yǒu有lín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用户评论 107人参与94条评价 435025a91-四川...
"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译文】 孔子说:“有德者不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为伴。”【评析】本章可看做夫子自我勉励的话。当理想不能照进现实时,要持之以恒,坚守真理。纵观夫子一生,在政治上,他是孤独的。从公元前496年-前484年,夫子在外漂泊达14年之久。在此...
【德不孤,必有邻】德,以有比较、合道义而存在。否则,没有了比较、不合道义的话,德,从何谈起?德,可重复。不德,则不可重复,需加以改正。好比:苗要呵护,草要根除。【作品出处】《论语》【文学体裁】文言文【作 者】孔子概述为“德不孤,必有邻”释义——道德价值绝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有其成长的社会基础。参...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出自《论语》。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一定会有人陪伴他。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提高我们的人格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故答案为: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一定会有人陪伴他。结果...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翻译】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解读】 做人乃一切之本 德性是具有磁性的,久而久之,有德之人的周围就会聚足人气,而且芳名远播,形成无形而又无价的人格魅力、个人品牌,这才是成功的最大助力。 大家熟知的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是殷朝...
(1)杨伯峻:德不孤,必有邻,《易 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又《乾 文言》:“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都可以作为“德不孤”的解释。钱穆:邻,亲近义。德字有两说。一指修德言。人不能独修成德,必求师友夹辅。一指有德言。有德之人纵处衰乱之世,亦不孤立,必有同声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