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一步将转录组与皮肤微生物组进行关联,发现C. simulans和C. acnes的丰度与几个中心宿主基因的表达显著相关。 图5 C. simulans在银屑病皮损中富集,并与银屑病发病机制相关的宿主基因相关 5、微生物基因家族分析揭示两种银屑病聚类的宿主和微生物差异 微生物环境因子分析dbRDA显示,银屑病皮损与非皮损以及健康皮肤的...
微生物、宿主以及环境三者之间编织着一张错综复杂的生命网络,这张网的解析需要跨学科、多层面的信息协同。近日,《Lancet eBioMedicine》期刊上的一篇研究,采用多组学分析的独特视角,将皮肤微生物组、转录组等数据融会贯通,为我们揭示了银屑病与宿主-微生物交互作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研究背景 长久以来,银屑病因其反...
该综述一作杨兴林研究员于 2024 年加入北京大学药学院,其课题组聚焦于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的药物化学生物学研究,从微生物来源的活性物质与靶蛋白的相互作用切入,探索微生物调控人体生理和疾病的分子机制,并基于此进行新靶点和新机制的药物...
5、微生物基因家族分析揭示两种银屑病聚类的宿主和微生物差异 微生物环境因子分析dbRDA显示,银屑病皮损与非皮损以及健康皮肤的微生物功能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研究使用微生物基因家族进行了层次聚类分析,并在皮损性银屑病组中确定了两个不同的聚类,发现在聚类1和聚类2之间,一些微生物特征和宿主基因...
2024年11月15日,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杨兴林研究员作为第一作者,与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Howard C. Hang教授,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Chemical Genetic Approaches to Dissect Microbiota Mechanisms in Health and Disease...
微生物、宿主以及环境三者之间编织着一张错综复杂的生命网络,这张网的解析需要跨学科、多层面的信息协同。近日,《Lancet eBioMedicine》期刊上的一篇研究,采用多组学分析的独特视角,将皮肤微生物组、转录组等数据融会贯通,为我们揭示了银屑病与宿主-微生物交互作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4. 微生物分子与宿主各部位的互作 微生物稳定性的动态变化可能与多种宿主调节机制有关,特别是免疫系统。作者使用贝叶斯模型,对四个身体部位的宿主循环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和微生物组丰度之间进行纵向相互分析,探究循环细胞因子和微生物组之间的关联。结果得出477个粪便、226个皮肤、318个口腔和221个鼻腔存在显...
一、微生物共生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 1.抵御入侵病原体:微生物共生可以增强宿主的免疫能力,抵御入侵病原体,其中微生物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调节免疫反应:微生物可以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宿主免疫反应过度引起的炎症反应,并对调节T细胞活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3.膜蛋白结合:微生物共生与宿主膜...
病原微生物主要指能引起植物疾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和螨虫等。而宿主则是指被这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并引起疾病的植物。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互作研究对于控制和预防植物疾病,保护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病原微生物的侵染与宿主的抵抗 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是引起植物疾病的基本步骤。在侵染过程中,病原微...
学城科研|福建农林大学陈吉龙教授团队在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互作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期,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陈吉龙教授团队在国际专业领域权威学术期刊PLOS Pathogens(《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上发表了题为“ATG7/GAPLINC/IRF3 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