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等相关规范,帮助他人在朋友圈、微信群发布违法违禁品营销信息属于违规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所发布的内容涉及欺诈引流,还会将自己的好友置于诈骗风险之中。同时,明知这类“兼职”涉及帮助不法分子传播不良信息或欺诈引流信息的情况下,...
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间,被告人罗某某为牟利将其注册的三个微信号提供给他人使用从中获利1万余元,致使被害人徐某某在添加其中一个微信号被引导至相关网站后被骗30万元。 罗某某的行为为电信网络犯罪提供帮助,情节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
而来自九龙坡区检察院的消息表明,该院已有一起微信犯罪案,之前也没有。 南岸区检察官称,案件情况表明,微信被利用为犯罪工具,已经成为犯罪新动向。利用微信犯罪有以下特点:嫌疑人年轻化、受害对象多为女性、经济成本低。 该检察官称,微信作为即时通软件,可以不需要实名制,但上网都有IP地址,手机上网也能进行定位。即...
如果自己是犯罪了,微信是可以正常使用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微信作为一个通讯工具,也可能被用作犯罪活动的渠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利用微信进行诈骗、传播淫秽物品、侵犯他人隐私等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因此,虽然犯罪后微信本身可以继续使用,但如果利用微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将会面临...
买卖微信号也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真实案例 2023年8月15日 广西某市网安部门 在工作中发现 一名陈姓男子 大批量购买、出售微信号 这一现象引起了网安部门的高度重视 经过进一步侦查 警方确定了陈某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 随后在陈某的住址处将其抓获归案 ...
侦查机关查明:2021年7月开始,S某为获取非法利益,在其租房内向不同微信群发布收购公民个人微信账号的消息,后以280元到580元不等的价格向他人收购公民个人微信账号及密码后,再以300元到600元不等的价格卖给B等卖家赚取相应的利润。经统计,犯罪嫌疑人S某从2022年9月至案发共计卖出208个微信账号及配套密码,非法所得金...
经人同意是合法的,不属于犯罪,私自登录他人微信是违法的,但尚不构成犯罪。但如果登录他人微信并擅自挪用微信里的资金,就可能涉嫌盗窃罪。所以一般来说,没有挪用资金等行为,就算私自登录他人微信也只是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
微信犯罪属于网络犯罪,根据司法解释网络犯罪案件由犯罪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必要时,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网络犯罪案件的犯罪地包括:(1)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2)网络接入地。(3)网站建立者、管理者所在地。(4)被侵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其管理者所在地。(5)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使用...
本案中,公安机关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审查后改变罪名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出卖“自己的”微信号及微信好友信息,确实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但是如何证明出卖账号的行为人对下游犯罪存在“明知”,相对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同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