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模式是针对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而言的,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是一种“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流动的生态经济。特征 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央视网消息: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在几天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推广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赛迪顾问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达40774.4亿元,同比增长13.1%。由此测算,实现“5万亿”目标,产业规模仍需保持每年两位数增长。...
发展循环经济一举三得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从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算起,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已走过20年。“纵观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大致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中国社科院投融资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经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第一阶段是“十一五”...
循环经济是与线性经济相对的,是以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为特征的。 循环经济理论的起源及发展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
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简介 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减量化” 原则要求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例如,在产品设计阶段,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原材料的使用...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
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废物就是资源”,通过将废弃物转化为新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消耗。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循环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是针对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循环经济的概念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200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