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 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古意》悠悠南山云,濯濯东流水。念我平生欢,托居在东里。失既不足忧,得亦不为喜。安贫固其然,处贱宁独耻。云闲虚我心,水清澹吾味。云水俱无心,斯可长伉俪。
昶以文学为一时名臣。诗、书之业,以故世有承传。先祖家教尤严,先人早游县学,屡试不第,而有光后出有名,及举乡试,先人遂谢去。先祖于诸父有分,独退让处其薄。 先祖以高年笃老,先人与伯父,年亦皆逾七十,侍侧,日忻忻然,如少年儿子,皆不知其老也。日闭门读书,每自喜,以为有所...
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②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角,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需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
得势当上天子,却不用高贵来侮辱人;富足拥有天下,却不用财富来戏弄人。顾及它的不利之处,考虑到它的反作用,认为它有害于本性,所以拒绝不接受了,这也并非想沽名钓誉。尧、舜做帝王而推辞,并非对天下仁爱,只是不以华美而危害生命;善卷、许由得到帝位却不接受,并非装模作样推辞谦让,只是不拿事务伤害自己。这都...
先生曰:“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情俱是人心合有的。但要认得良知明白。比如日光,亦不可指着方所。一隙通明,皆是日光所在。虽云雾四塞,太虚中色象可辨,亦是日光不灭处。不可以云能蔽日,教天不要生云。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着。七情有着,俱谓之欲...
啮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 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 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
相匡辅.然安不忘危,理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魏徵对曰:“自古已来,元首股肱不能备具,或时君称圣,臣即不贤;或遇贤臣,即无圣主.今陛下明,所以致治,向若直有贤臣,而君不思化,亦无所益.天下今虽太平,臣等犹未以为喜,惟愿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不怠耳!” 尽量能...
陆澄问:“喜、怒、哀、乐等发挥出来的中正平和,一般人是不可能具有它的全体。如果平时心中没有喜怒,当一件应该高兴或者愤怒的小事情发生时,也能表现出来中正平和,这难道也可以称为‘中正’、‘平和’吗?” 先生说:“在一个时间或一件事情上,固然也能叫作‘中正’、‘平和’。但是还没有达到大本、达道的境界...
翻译《长安雪下望月记》、《山庄玩月记》长安雪下望月记今年子月月望,长安重雪终日,玉花搅空,舞下散地,予与友生喜之。因自所居南行百许步,登崇冈,上青龙寺门。门高出绝寰埃,宜写目放抱。今之日尽得雪境,惟长安多高,我不与并。日既夕,为寺僧道深所留,逐引入堂中。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试,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这三首诗,第一首是写感谢赠帕,第二首写追忆,第三首借湘妃的爱情故事暗寓其志。有喜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