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灵府号默希子,钱塘(今浙江杭州)天目山人。道士,通儒学,无意于名利。居天台山云盖峰虎头岩石室中10余年,日以修炼自乐。武宗会昌初,诏浙东观察使召之,乃献诗自陈,终不赴。后绝粒而卒,年82岁。事迹见《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〇、《三洞群仙录》卷六。著作今存《通玄真经注》12卷,收入《正统道藏》;《...
徐灵府的作品展现了他高尚的情操与深邃的思考。以下是对徐灵府部分作品的欣赏:《言志献浙东廉访辞召》:在这首诗中,徐灵府以野性之歌表达了对三乐的追求,同时流露出对皇恩的感激。他明确表示不求高官厚禄,而是愿意远离尘世,这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高尚情操。《自咏二首》:在这组诗中,...
徐灵府,号默希子,源自浙江杭州天目山。他是一位道士,同时通晓儒学,对名利毫无兴趣。他在天台山云盖峰的虎头岩石室中,度过了一段长达10余年的修炼时光,乐在其中。武宗会昌初年,皇帝下诏召见浙东观察使,请他前往。徐灵府虽献上诗文自我陈述,但最终并未赴约。他之后绝食而逝,享年82岁。他的事...
通玄真经注-徐灵府 《通玄真经注-徐灵府》是徐灵府创作的宗教哲学类书籍。图书简介 大道不振,其来己久。微波尚存,出自诸子莫不祖述道德、弥缝百代。文子者,周平王时人也。着书一十二篇。《史记》云:文子亦曰计然,范蠡师之。姓辛,名妍,字文子,蔡丘濮上人,其先晋公子也。
徐灵府府,自号默希子,钱塘人。 居天台虎头岩上,以修炼自乐,武宗诏征之,力辞免,尝撰《天台山记》、《三洞要略》、《玄鉴等书》。 诗三首。►4篇诗文 纠错 徐灵府的诗文 文子 徐灵府 〔唐代〕 《通玄真经》即《文子》。12卷。唐徐灵府撰。文子学派思想尚阳。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
徐灵府,字名征,自号默希子,钱塘(今杭州)人。唐道士。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此书则成于宝历初年。《天台山记》古逸丛书本,共一卷。是作者在唐元和年间(806—820)游天台山的游记。主要记载了南北朝、隋、唐时期天台山佛道两教兴起的历史情况。其中较详细地记述了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在此山修寺说法、开创宗派...
徐灵府的诗作,展示了他高尚的情操与深邃的思考。在《言志献浙东廉访辞召》中,徐灵府以野性之歌,唱出了对三乐的追求,以及皇恩浩荡之情。他不求紫宸之命,却愿远下白云峰,以示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之志。在《自咏二首》中,徐灵府以寂寂凝神,揭示了太极初的无心应物,以及性修自性的真谛。他...
徐灵府,晚唐时钱塘天目山(今属浙江省)人,号默希子。隐修于天台山云盖峰虎头岩石室。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载,元和四年(809年)云游至衡峰、华盖山。十一年(816年)注《通玄真经》十二卷。会昌元年(841年)武宗诏之,固辞不就。不久,辞世。著有《天台山记》、《三洞要略》、《玄...
在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史上,“桐柏”一脉举足轻重,今天就为大家介绍此中的桐柏四大道人:冯惟良、徐灵府、应夷节、叶藏质。冯惟良,字云翼,原修炼于衡山中宫,唐宪宗诏起不应。元和十年上桐柏山后,创香琳峰栖瑶山居。与徐灵府、陈寡言为烟霞友,三人常琴酒自娱。久之,就降真堂师事田虚应,受三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