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斗成为了他军事生涯中的高光时刻,他也因此获得了武功状的荣誉。 抗战胜利后,徐志勖担任第九军中将军长。黄埔军校教官胡公冕曾劝他起义,但徐志勖犹豫不决。他在皖南事变中做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担心起义后会被追究,最终选择了前往台湾。 徐志勖在台湾继续他的军事生涯,直至1984年去世。他的英勇事迹和抗战精神,至...
徐志勖是浙江永嘉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又进入陆军大学第十期学习,历任排、连、营、团长等。陆大毕业后,被陈诚收到麾下任第14师参谋主任,也可以算得上是个“土木系”的将领。 徐志勖在抗战时期先是在军委会和军令部任职,1938年才下派到作战单位从事参谋工作,先后任第79师少将参谋长、第29军少将参谋长。徐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徐志勖正式担任参谋职务,在军委会和军令部任职。在南昌反击战中,他带领残部成功突围,展现了出色的指挥能力和为国捐躯的决心。1945年5月的龙潭司、山门间阻击战中,徐志勖以一师之力力阻日军第109联队的连番进攻,并给予重创,战后获颁武功状。内战时期的角色:内战爆发时,徐志勖带...
1984年2月21日,因心脏病突发,徐志勖在台北安详辞世。在兵权消失的困境中,徐志勖的选择显得明智而无奈。他深知,身处政治漩涡,难免会卷入是非之中。于是,他主动选择了离开,避开了可能的争议与纷扰。在台湾的岁月里,他将自己放逐于尘世之外,沉浸在书法的世界里,寻找心灵的宁静与慰藉。通过笔墨的挥洒...
徐志勖原名:凤楼字: 志勖 出生地: 浙江永嘉枫林镇枫林村 祖籍: 浙江省永嘉县枫林镇枫林村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84年 职业: 军人相关文章 徐志勗將軍逝世三週年憶懷(二) 作者:瀛洲 徐志勗將軍逝世三週年憶懷(一) 作者:瀛洲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
1949年2月,徐志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第9军军长,并以闽西为招兵基地。 根据当时国防部对李弥第13编练司令部的部署来看,第8军在上海,第9军在福建,很明显有分割支解该部的意图。 李弥也不是傻瓜,强行要求第9军所属的第3师跟着第8军走了,留下徐志勖带着两个师的空架子继续留在福建。
副参谋长徐志勖道:若想决战,就应该调74师北上,25师继续守蒙阴。 顾祝同道:你先电话临沂,询问蒙阴一带共军的动向。 不一会,徐志勖道:74师刚刚报告,今天拂晓,74师后送战利品车队从桃墟回临,在离界牌6里的丁旺庄被共军包围,张灵甫派出一部增援,赶走共军,重占拂晓时被共军袭占的垛庄。但还是被击毁汽车6辆。
徐志勖,1907年出生于浙江永嘉枫林镇枫林村,原名凤楼,字志勖。他曾在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和陆军大学第十期完成学业。在军旅生涯中,他先后担任过排、连、营、团长等职务,并晋升为第六十三师少将师长,陆军总司令部作战署中将署长等职。在军事行动中,他参与了“徐蚌会战”,担任“剿总”参谋长,并...
徐志勖,1907年出生,原名凤楼,字志勖,浙江永嘉枫林镇枫林村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陆军大学第十期毕业。历任排、连、营、团长,第六十三师少将师长,陆军总司令部作战署中将署长,“徐蚌会战”(即淮海战役)“剿总”参谋长,第九军中将军长等职。民 - ¥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