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锋回到北京后,立即向周恩来总理及有关部门汇报了此事,并把徐伯郊从香港召回北京,委托他在香港全权处理有关接收潘氏“宝礼堂”藏书并安全送回大陆的一切具体事宜。徐伯郊在香港、北京、上海几个地方多次往返奔波,反复接洽,帮助办理潘世兹赴港及银行取物等繁杂手续,周密安排运输并亲自护送,“宝礼堂”藏书于1952年9月...
“凡是国宝都要争取!” 徐伯郊(1911-2002)是著名文物鉴定家、金石学家、版本学家、目录学家、文献学家徐森玉(1881-1971)的长子,自幼聆过庭之训,耳濡目染,对于文物也积有研究,自身且亦有所收藏,见识之广、眼见之佳,也可算是一时之选...
徐伯郊告知身份后,张大千将《韩熙载夜宴图》和《潇湘图》等珍宝卖给国家,折价两万美元,让这些文物重回故宫博物院。1962 年,文化部表彰徐森玉,周恩来称他为“真正的国宝”。1971 年 5 月,徐森玉去世。20 世纪 80 年代,其子女遵遗愿将一万多册珍贵古籍捐给上海博物馆。徐氏父子在动荡年代,不惜生命与代价,全力保护...
徐伯郊在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行动被誉为国宝大营救中的杰出战役。起始于他最早期的一笔重大收购,尤其在"二希帖"的回归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希帖”是清朝乾隆帝珍藏的三希帖中的两帖,辛亥革命后,王旬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流落民间。郭世五在北平时期拥有这两件宝物,但在他去世...
徐森玉的儿子徐伯郊,此时正在上海市银行任职。接到父亲电报后,火速赶到了安顺。“袍哥”还算守信用,见徐伯郊来了,便给徐森玉行了方便。满载珍贵文物的车子、驮队终于又上路了。徐伯郊则独自留在了土匪窝里。他知识渊博,经历丰富,想方设法与匪首周旋。 徐伯郊以...
字体:小篆 印文:徐伯郊印 作者: 收录36,431个篆刻作品 篆刻流派篆刻名家 篆刻印文篆刻字体 篆书作品篆书字帖 妙好人漫画影音祖典 甲骨文篆刻篆体印章 古风书导航视频集字 书法字五体书钢笔字 毛笔字集美书国学课 中文体英文体花鸟字 唐诗书法三希堂帖 書法典藏释家书法 ...
陈巨来刻寿山芙蓉石徐伯郊自用印三方1954、1963年作印文:1.伯郊长寿 2.吴兴徐氏 3.伯郊藏扇边款:1.癸卯七月巨来作此。 2.甲午六月巨来刻。 3.巨来仿元人印。出版:1. 《增订安持精舍印谱》P303,“吴兴徐氏”、“伯郊藏扇”,曾绍杰编,1988年。2. 《陈巨来治印墨稿》P28“伯郊长寿”、...
史上最大的一笔古钱收购徐伯郊陈仁涛张絅伯中国国家博物馆 古钱币钱币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当年 11 月 1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国 务院前身)文化部成立,沈雁冰任部长。16 日,由爱国人士、精通文 博业务的专家——郑振铎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从次年起,郑振 铎便开始主持一项很重要的机密工作,那便是从...
徐伯郊是我国著名的古文物鉴定专家徐森玉的长子,自幼耳濡目染,酷爱文物,打下了坚实的文物鉴定基础;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一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优良藏风的收藏家,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再就是,徐伯郊常年来往于香港与广州之间,作为香港银行界的翘楚,与香港的上流社会交游甚广,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