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波夫(1906—2002)创立的“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论”,在很大程度上是魏特夫“征服王朝”理论的升级版本。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他就发表了《日本民族的起源》一文,提出了“日本国家的起源,在于东北亚骑马民族对日本的征服”的观点,即“骑马民族的征服王朝论”;到了50年代,他又提出了“日本皇室骑马民族起源说”。19...
“征服王朝论”忽视 中原居民与北方少数民族、 中原王朝与北部边疆的密切联系 “征服王朝论”将中原居民与北方少数民族、中原王朝与北部边疆对立起来,忽视了他们之间的密切联系。一些“征服王朝论”的支持者甚至还炮制北部边疆民族的“文化西来说”,故意构造中华各民族文...
征服王朝是指一个统治者或一支势力通过武力、政治手段或其他方式,推翻现有的统治体系,建立自己的王朝并取得统治权。征服王朝通常与军事征服密切相关,但也包括通过政治手段或其他方式取得控制权的情况。 3. 征服王朝的历史背景 征服王朝在人类历史上非常常见。在古代社会,部落、城邦和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领土争夺。强大...
征服王朝论可能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政权,但并不能一概而论地应用于所有情况。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历史语境来判断征服王朝论的适用性。 二、征服王朝论的局限性 片面性:征服王朝论往往过于强调征服的暴力和强制性,而忽视了历史发展中的其他动力,如文化交流、经济融合等。这种片面性可能导致我们对历史的理...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征服王朝论在西方学界远不如在日本影响深远,就此问题英文或其他西方语言的学术论著中并没有出现有分量的进一步研究。相反,在西方学界,尤其是负笈欧美的中国留学生中,仍不乏将汉化视为非汉族政权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的学者。另外,陶晋生于1967年提交印第安那大学历史系的博士论文讨论金代女真的汉化,19...
“征服王朝论”是德裔学者魏特夫于本世纪前半期提出的。他在《中国社会史:辽》一书(与中国学者冯家升合著)的导言中认为:中国古代诸北族王朝按其统治民族进入内地的不同方式,可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渗透王朝”(DynastiesofInfiltration),以十六国、北魏为代表;第二类为“征服王朝”(DynastiesofConquest),辽、金、...
“正道”专栏之⑨[图片]“征服王朝论”由美国历史学家魏特夫等人于1949年在《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一书中提出。此后,日本学界、欧美学界逐渐将这一理论演化为“北亚世界说”“新清史”等错误理论。…
评“征服王朝论” 宋德金 长期以来,在海外中国史研究(主要是北魏、辽、金、元、清史研究)中,流行一种所谓“征服王朝论”,可以说它是相关研究中的主流理论和指导思想。然而,在中国大陆的北魏、辽、金、元、清史研究中,对“征服王朝论...
这样看来,所谓“新清史”的理论内涵,不就是魏特夫“征服王朝论”的翻版吗?只不过魏特夫立足的领域是辽史(契丹),而“新清史”立足的领域是清史
征服王朝论〔 日〕村上正 二一从 自然环境来说围的内陆性 干燥 亚洲 地区 一个 贝是濒 临海洋的湿润亚 洲地 区,亚洲大 陆大 致可分为两 个极其不 同的区域一个是被诸高峻 的山脉包,它由注人海洋的大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 构 成北部的 内陆亚洲 区的 腹地苔 的诸 山脉 之南 麓是广 阔 的草原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