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综合征是个流行的心理学名词,用来叙述一个在社会未成熟的成人。这个词汇通常用于一般人,但也用于一些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在普及心理学上的描述。外文名 PeterPansyndrome 就诊科室 精神科 常见症状 不负责任,缺乏自信,依懒心强,难于坚持,关系障碍等 展开 又称 彼得·潘综合症 ...
“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就是现实中的彼得·潘。 1966年,精神病学家埃里克·伯恩第一次提出心理成熟有困难群体的概念。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丹·基利也撰文描述了这一群体:“这类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这些彼得·潘们很爱玩也很好相处,但免不了也有不少孩子的弱点,如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总是沉溺于对过去的幻想, 这类人就是彼得潘症候群。 ■ 2 彼得潘症候群的命名取自苏格兰小说家、剧作家 詹姆斯巴里的童话故事 《彼得潘:不会长大的小孩》的主人公的名字 童话中的彼得潘永远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 永远也不想长大 而属于彼得潘症候群的这一类人 就存在这种心态 ■ 3 患有彼得潘症候...
彼得潘综合症是一种心理状态,源于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或对生活的怀疑,导致个体不愿成熟。这类人常常表现出情绪化和任性的特点,一旦事情不如意,便容易发脾气,不顾后果。他们依赖他人,生活自理能力差,无法独立生活,总是需要他人的照顾。此外,这类人还倾向于逃避责任,避免承担诸如父亲、母亲这样的社会...
彼得潘症候群 1的创作者 ··· 酒井真由 作者 作者简介 ··· 酒井真由 1982年1月7日出生於日本東京。之前曾擔任過少女漫畫家小花美穗的助手,並於2000年10月號的「りぼんオリジナル」以「プライマル・オレンジ」出道!之後陸續「我們的旅程」、「撞球寶貝」、「草莓星願」等作品走紅,而「彼得潘...
彼得·潘是著名的童话人物,他永远生或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而彼得 潘综合症的患者就是这个童话人物的现实版。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多是青年人,他们害怕面对现实世界的激烈竞争,渴望回到儿童世界,依赖他人,畏惧承担责任。这类患者多是生长在过分保护的家庭环境中,可以说是这种过分保护的家庭教育...
而在我们的现实中,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人们把他们称为“彼得潘症候群”患者。 他们多是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创伤或对生活的怀疑,而找不到正确的解答,就产生了一种不愿长大的心理,当然这种心理的产生,主要是与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有关。 “彼得潘症候群”患者通常在生理年龄上已进入成年,但在心理上还不能...
>彼得潘症候群 本文包含小众情感等元素,建议18岁以上读者观看。 作者:青鳥症候群 类型:原创-纯爱-近代现代-爱情-主受视角 标签:都市 美食 正剧 主角:藍時衍 徐召青 配角:何韋 蔣言 一句话简介:發生在Neverland甜點店的大小事 立意:立意待补充 状态:未签约/连载/24248字 简介:高中時對同性戀的厭惡...
彼得•潘症候群(Peter Pan syndrome):流行心理学名词,用来叙述在社会上不成熟的成年人。这个词汇来自丹•凯利(Dan Kiley)于1983年出版的书《彼得潘症候群:不曾长大的男人》(The Peter Pan 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没有列入“彼得•潘综合症”这个疾病,而美国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