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是新石器文化早期遗址。彭头山遗址为长江中游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已定名为彭头山文化。彭头山遗址有少量石家河文化、东周及宋代遗存。年代为距今9400~8200年。彭头山遗址的发掘,进一步完善了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形成了彭头山—皂市下层—...
彭头山文化与其他史前文化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彭头山文化时期,中国南方的长江流域地区已经出现了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等代表性文化,这些文化在农业、手工业、礼制等方面与彭头山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不同地区的文化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交流与融合。总之,彭头山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彭头山文化遗址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现于湖南澧县彭头山,其中包含了18座墓葬和15个灰坑,还发现了稻壳和稻谷的遗存,这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稻作农业资料。此外,彭头山文化遗址还出土了许多陶器,这些陶器的制作工艺较为粗糙,其中较大的陶器多采用泥片贴塑法成形,而小的陶器则直接用手捏塑而成。同时,遗址中还...
彭头山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是新石器文化早期遗址。 彭头山遗址为长江中游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已定名为彭头山文化。彭头山文化年代为距今9400~8200年。 彭头山文化有中国最早的高台建筑。彭头山的高台建筑,就是用于祭祀的。
彭头山位于湖南省澧县澧阳平原中部,因彭头山遗址而闻名。彭头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史前文化,处于前76世纪-前62世纪,为长江文明中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该文化遗址中有发现稻谷,被认为应已有稻作出现。考古 主要文化堆积为彭头山文化时期遗存, 是长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距今约8200-...
在当今文明探寻的道路上,一项闪耀的考古发现如星光般闪现:彭头山遗址所出土的神秘符号,或许是连接我们远古历史与文字起源之间的纽带。这个发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古老的秘密:中国拥有上万年文字史的可能性。这个独特的发现在湖南常德澧县彭头山遗址,它不仅令人震惊,更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浪。杜建钢教授的...
学者刘志一在《湖南彭头山刻符考证》中指出:“这一特殊字符的发现,可以说彭头山遗址出土了目前世界古文字史上的第一个字符”。如果算上彭头山字符前的草创阶段,那么中国文字史至少也有万年历史。字符见下图标红圈处:学者林河先生认为,这个符号应该是个“巫”字,包含有吉祥之意。彭头山遗址中出土的棒形坠饰...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彭头山文化有十七、八处。其中彭头山与八十垱两处重要聚落遗址经过正式发掘。考古发掘显示,彭头山文化时期,人类已经开始了稳定的定居生活,人们在河流附近的岗地上营建房屋,房子多为圆形,非常简陋,属于窝棚之类!八十垱遗址发现了人工开挖的早期环壕,它与自然河道贯通,这种垣壕起护卫的作用...
彭头山古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文化遗址,遗址位于澧阳平原中部大坪乡孟坪村,东南距县城约 12 公里,是一处高出四周地面约 4 米的圆形丘冈,面积约 1 万平方米,保存状况良好。彭头山古遗址最早于1986年全省文物普查中发现,并被认作一种新的文化,称之为“彭头山文化”,其年代距今约9000——7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