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彦涵从工作团调到了长治市武乡县大坪村的《新华日报》(华北版)工作,主要任务就是为报纸创作插图。从此,彦涵一手拿枪,一手拿刻刀,开始了兼有战士与画家双重身份的战斗生涯。江睿介绍,彦涵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工作期间,为报刊创作了大量的袖珍木刻,这些木刻没有制版,而是直接到印刷机上印刷的。与...
彦涵 老羊倌 1957年 木版单色 50x44cm 彦涵 抗战胜利 1944年 中国美术馆藏 彦涵 军民合作 1944年 中国美术馆藏 彦涵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黑白木刻版画 22x18cm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彦涵 亲临前线指挥的彭德怀将军 木版单色 1941年 22x16cm 彦涵 豆选 1948年 木版单色 37x29cm 彦涵 来了亲人八路军 1943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正在进行,我们秉承“延续红色基因,铭记先辈足迹”的初心使命,举办“彦涵革命木刻文献展”,目的是通过展现彦涵先生所代表的“以图证史”新兴木刻社会功能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有机融合的事实,使我们在彦涵木刻艺术魅力的感染下获得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体悟,以严谨的学术和热情的态度...
扬子晚报网9月26日讯(通讯员 扬博 记者 陈咏)记者26日从扬州博物馆获悉,展出我国著名艺术教育家、版画家彦涵作品的“永远的丰碑——彦涵版画艺术作品展”,从现在起到11月20日在博物馆一楼特展厅举行。彦涵 彦涵(1916-2011),原名刘宝森,连云港人,在战火硝烟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彦涵,是一位艺术家。人物经历 1935年-1938年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中国与西方绘画 1938年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毕业 1939年-1942年亲临前线为军旅画家 1943年-1948年任延安鲁艺、华北大学美术系教师 1948年任国立杭州艺专、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兼系主任 1991年中国国务院颁发表彰在高等教育发展有突出贡献的“...
彦涵是我国著名的木刻版画艺术家,是中国版画界的传奇人物。他的版画作品被视为中国现当代版画史的缩影,对中国版画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近日,参观了由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的《山西抗日根据地司法档案文献选展》。展品全部来自抗战时期的晋察冀边区...
白衣战士(2002年) 彦涵彦涵:经久不衰的创作激情王炜 纵观彦涵传奇艺术人生,它有一股超强的探索激情。这种激情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打击中从不泯灭!他始终保持这种旺盛的创作激情。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彦涵(1916年-2011年) 1916年,彦涵出生在苏北东海县富安村,原名...
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彦涵先生担任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美术组副组长,是纪念碑浮雕设计者之一,并创作《胜利渡长江》浮雕设计图画。能不能讲讲当时的背景以及您父亲创作的过程? 彦东:1949年9月30日,周恩来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典礼上致辞:“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为...
时代骤转,革命来临。居于西子湖畔的彦涵再次扭转了自己的人生。22岁的他在没有任何物质准备的情况下,和同学徒步跋涉11天,行程800华里,奔赴延安。3个月后,参加了八路军,成为“鲁艺木刻工作团”的一名战士,一手拿枪,一手拿刻刀,从此握刀向木,在太行山区开始了自己的战斗生涯。 “我们当时的艺术就是要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