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教育论,教育学术语,形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学说或思潮,是在长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方说法 严格说来,它既难说有一个首创者,也难说有一个集大成者,而是后人对种教育思想及其倾向作出的概括。所以,很难找到一种言简意赅又合众人意向的定义。这里,我们试例举几种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教育...
教育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不要让校园成为形式主义的重灾区。有关部门要严厉制止教育领域形式主义的不良趋势,向各种形式主义行为展示剑,把时间和宁静还给学校和教师,让他们做好教育工作。
教育领域的“形式主义”主要在三个层面:教育行政管理层面,过多的检查、考核和任务干扰中小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管理层面,唯经验、唯教条,导致管理低效甚至僵化;教育改革层面,缺乏有效创新,形式大于内容。越来越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呼吁对中小学减负,少一点形式主义,多一点务实精神,给学校一片自主的天空,给...
【名词解释】形式教育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形式教育亦称“形式训练”、“形式陶冶”、“心智训练”、“心智陶冶”。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训练官能、发展能力为主要任务,并据此设置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种教育理论与实践。与“实质教育”相对。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哲人的一些思想。如柏拉图认为每个人心灵里都有一...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基本观点如下所述: (1)“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 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这一派因重视研究形式的学科而得名,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主要观点是:①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②形式学科...
一、形式教育的定义 形式教育是一种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形式,它通常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制度等要素。形式教育以固定的学习目标和课程要求为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形式教育通常包括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教育等不同阶段,涵盖了不...
因为非教学工业压力大,不堪重负的23岁吕老师以生命为代价予以控诉,并且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教育天问,将教育种种的问题予以揭露,引发公众的热议。然而教育领域"形式主义"还有诸多表现,本文予以简单归纳。 01、检查名目繁多,留痕主义盛行 为了强化学校管理,相关部门都会...
这个知识点是在教育学板块里需要理解区分的一个知识点,考察时候通常以例子单选型出现。考试频率不是很高,但两者容易混淆。因此接下来做一个详细的解释,方便大家理解。 一、形式教育 形式教育形成于 17 世纪,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形式...
正确答案: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各有自己的哲学、心理学及社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