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马王堆汉墓因其出土的大量文物而闻名遐迩,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那幅色彩斑斓的T形帛画。自从1972年该帛画被发现,就令无数考古学家和历史爱好者为之着迷。帛画出土于辛追夫人的棺椁之中,专家们因此将其称为“非衣”,并赋予其“裴衣”的发音。究竟这幅T形帛画描绘了什么?为什么会在古代葬礼上被使用?...
而在众多瑰宝中,覆盖于内棺之上的T形帛画,以其诡谲的神怪图像与神秘的符号体系,成为汉代人宇宙观与生死观最浓墨重彩的视觉宣言。 T形帛画(局部) 墓主人缓缓西行 T形帛画线描图(局部) 金乌与太阳, 似乎对应《山海经》中的扶桑树上“九日居下枝” 4...
01 T形帛画上到底了画了些什么?马王堆的1号墓和3号墓都有T形帛画出土,而且大小不一,我们重点看1号墓的T形帛画。1号墓为辛追夫人墓,在她的棺椁中出土有一幅T形帛画,从墓中的“遣册”竹简可知,这类帛画的正式名称叫做“非衣”。据马王堆1号墓的报告说,“非衣”当读作“裴衣”。在《说文·衣部》...
图为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T形帛画。(湖南博物院供图) T形帛画出土于马王堆一号墓,墓主是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辛追。这幅布景壮丽、想象奇特的帛画,被誉为湖南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湖南博物院院长段晓明介绍,T形帛画用笔墨和重彩绘制,从上至下分为天上、人间和地下三部分。天上部...
中新社记者:作为湖南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T形帛画是如何发现的?喻燕姣:长沙马王堆汉墓共包括三座墓葬,按发现的先后顺序被编为一号墓、二号墓和三号墓,墓主身份分别为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辛追、利苍和他们的儿子利豨。1972年1-4月,考古工作者对一号墓进行发掘,出土1000多件珍贵文物,墓主遗体保存完好。...
前面说过,昆仑之上乃“太帝之居”,于是T形帛画上面的横向部分出现了更为宽阔的空间,天门为死者洞开,死者变形为蛇身,上登“九日”所代表的九天,成为“天仙”。这里应是汉人心目中的最高归宿,是天帝的所在。而从帛画的自身方位来看:左为东方 (九日并明),右为西方 (新月升起)。由此可以判断,帛画本身表现...
1 号墓系辛追夫人之墓,于其棺椁内出土了一幅 T 形帛画,由墓中的“遣册”竹简得知,此类帛画的正式称谓是“非衣”。非衣之上重点刻画了三个场景,分别是天国、人间与地府,整体而言,极具国风韵味。我们了解到,国画亦称水墨画或者彩墨画,就工具材料而言,往往运用特制的毛笔、墨以及颜料,在宣纸或者绢帛上...
马王堆1号汉墓发掘现场,中间棺椁上覆盖T型帛画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代是一个璀璨的时代,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在这个时代的文化遗产中,马王堆汉墓的T形帛画无疑是一颗闪耀的明珠。它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吸引着无数艺术爱好者的目光,更在历史的长河中,向我们诉说着一个...
进了“天”界之后,T形帛画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形象呢? 除了立绘中能看到的这些形象,还有“扶桑”、“怪兽拉绳振钟”等,向我们形象地还原了古人想象中天上的光景。 天界部分,位于帛画纵横交界处,左右各有一倒“T”形垛柱,柱头伏着“守护神豹”;中间形成的门阙,即为“天门”;两侧着青衣并拱手对侍的两人为天界守门...
古代传说“天圆地方”,大地是由鲸鳌驮着巨人托住,浮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之上。水府也另称黄泉。汉代湖南境地属于楚地,受楚文化影响,在帛画上的故事,多采用楚地的习俗传说。 相关评论 1、贵妇人升天图 ——“马王堆”一号墓 T形帛画 2、T 形帛画的名称和性质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