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理论,选择氢的原子量为1,提出了早期的原子量表;他还发现了化合物的倍比定律,总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定比定律和化合量当量定律。 1797年 里希特发现了当量定律,认识到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存在被后人成为当量的确定的定量比例关系。 1799年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发现定比定律:来源不同的同一物质...
里希特发现了当量定律,认识到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存在被后人成为当量的确定的定量比例关系。1799年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发现定比定律:来源不同的同一物质中元素的组成是不变的。1805年,道尔顿提出了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并用自己的原子论道出了倍比定律,但是,道尔顿给出的许多分子组成是错误的。1818和1826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
当量定律,指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确定的定量比例关系。1797年里希特发现。 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理论,选择氢的原子量为1,提出了早期的原子量表;他还发现了化合物的倍比定律,总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定比定律和化合量当量定律。 里希特发现了当量定律,认识到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存在被后人称为当量的确定的定量比例关系。
当量定律是物理中的一条定律,其基本内容是:当物质完全反应时,各反应物的当量数一定相等。以下是关于当量定律的详细解释:定义核心:当量定律强调的是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在当量上的等量关系。这里的“当量”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能结合或置换的氢的量。发现者:该定律由里希特在1797年...
当量定律的定义如下:当量定律是物理中的一条定律,其基本内容是:当物质完全反应时,各反应物的当量数一定相等。发现者:里希特在1797年发现了当量定律。当量数相等:这是当量定律的核心内容,指的是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完全反应时,它们的当量数是相等的。
化学当量定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两种或多种化学物质所构成的化学反应中,每个反应物参加反应所需的质量的比例是固定的。这个比例的固定性称为当量关系,而参加反应的量称为当量。根据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当量可以理解为参与反应的分子数。 化学当量定律的核心是当量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物质所需的物质量...
化学四大基本定律二当量定律 ——由德国化学家里希特建立 一.德国化学家里希特(JērěmiasBenjamin Richter 1762年∽1807年)里希特是著名哲学家康德的学生,里希特建立了当量定律。 里希特的名著《化学元素测量术》研究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之间质量比的关系,化学计量学。
当量定律:物质相互作用时,它们的克(毫克)当量数相等,这就是当量定律,即W1/E1=W2/E2,式中W为物质的重量,两化合物作用时,其重量之比等于当量之比。两种溶液进行反应时,可据溶液物当量浓度和体积计算克当量数。化合物的当量: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总是以一定重量比例进行的。“当量”即表示化合物相互作用时彼此相当的...
当量定律是物理中的一条定律。里希特在1797年发现了当量定律。当量定律的基本内容是:当物质完全反应时,各反应物的当量数一定相等。1818和1826年,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量的错误,创造性的发展了一套表达物质化学组成和反应的符号体系,他用拉丁字母表达元素符号,一直沿用至今。
光化当量定律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一个重要定律,又称为斯塔克爱因斯坦定律。以下是该定律的详细解释:定义:在初级光化学反应过程中,被活化的分子数或原子数等于吸收光的量子数。这意味着每一个吸收的光子都会导致一个分子或原子的活化。单光子过程:分子对光的吸收是单光子过程,即光化学反应的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