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承办的中国故事系列讲座之“当代艺术的中国转向”在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明斯克中国文化爱好者、当地艺术院校中白学生120余人聆听了彭锋教授的讲座。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文化参赞、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夏光远出席并致欢迎辞。彭锋教授从时间...
“认识中国的方法”课程:2024—2025学年第十三讲当代艺术的中国转向主讲人:彭 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持人:贺桂梅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时间:2024年12月16日 18:40—20:30地点:二教107主办: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讲人简介彭锋,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
艺术家主题包括“媒介的可能”“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现实”“艺术与公共”“艺术在地性”“观念呈示”;文献主题包括“艺术市场转向”“当代艺术教育”“美术馆建设”“青年艺术与代际问题”“媒介的转场:网络艺术批评”“生态艺术”“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自组织”。在上海展出原作的12位(组)艺术家是...
“第三个阶段的中国当代艺术终于摆脱了西方的影响,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中国当代艺术。这种艺术既不以模仿西方艺术为准绳,也不以迎合西方眼光为鹄的,而是以建构中国当代文化为己任。”2009年5月,由笔者和埃尔金斯(James Elkins)主持的首届“中际论坛”(全称“中国当代艺术国际论坛”...
12月7日下午,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承办的中国故事系列讲座之“当代艺术的中国转向”在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明斯克中国文化爱好者、当地艺术院校中白学生120余人聆听了彭锋教授的讲座。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文化参赞、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夏光远出席并致欢迎辞。
当代艺术的中国转向 内容摘要:“当代艺术”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概念,它既可以指全部的同时代艺术,也可以指当今艺术的某种特别类型。从作为艺术的特别类型来说,任何一种当代艺术都有它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当代艺术就是各种理论和实践相互竞争的领域,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不仅不应遭到排斥,而且应该得到鼓励。在这种情况下,...
其一,转向的动因。当代艺术由极具个人化或高度仪式化的特征迈向了日常化与生活化,不仅艺术的传播方式与手段变得日常,人们的感知方式也在极度碎片化的社会空间中变得日常。德国新生代思想家韩炳哲曾揭示了“倦怠社会”的特征之一,即“深度无聊”,过度的刺激和信息咨询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注意力结构,“感知因此变得分散、...
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一直存在两个维度的跨越,一个是从东方到全球的跨越,一个是从过去传统到当下社会现场的跨越,这两个维度交织出层次丰富的当代艺术世界。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进入到蓬勃期,伴随着艺术市场的起飞,掀起民营美术馆浪潮和双年展浪潮,近些年来涌现出了大量的艺术博览会和艺术机构,这些体现出中国当代艺...
当代艺术的中国转向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9期 彭锋 当代艺术通常以国际性自居,然而今天所说的当代艺术,不管对它作了何种界定,背后都会有某种立场在支撑。当代艺术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不可避免会受到所在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全球当代艺术的多样性景观。遗憾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和理论研究者没能提出自己的当代...
12月7日下午,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承办的中国故事系列讲座之“当代艺术的中国转向”在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明斯克中国文化爱好者、当地艺术院校中白学生120余人聆听了彭锋教授的讲座。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馆文化参赞、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夏光远出席并致欢迎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