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50多岁的人,我此前没有料想到的一个困境是,这个年龄的人,完全有可能从一位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变成全天候护理人员。”胡泳说。 胡泳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一个典型的“三明治一代”:父亲以96岁高龄过世未久,母亲今年85岁,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症,孩子未成年,本人处于事业巅峰期。过去三年多,照护...
| 这几天,《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刷屏了。 原本处于事业巅峰的北大教授胡泳,照看父母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学术研究和个人生活被严重挤压。 但实际上胡教授是兄妹三人,相比之下,中国2亿独生子女将来要面对的,会更苦。 独生子女家庭,要面对的是4位老人的照护和1—2个子女的抚养。 2对6,这2亿人的四...
我们如何优雅地老去(一) 照护是逃脱不了的链条 今年4月,一篇名为《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 24 小时照护者》的文章刷屏网络。胡泳是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在其母亲生前,他也是一位失能失智老人的24小时照护者。成为照护者意味着什么?照护关系依靠什么来续存?我们能否摆脱成为照护者或被照护者的命运?红星新闻邀请...
【对话北大“24小时照护”教授:照护阿尔茨海默患者,仿佛在打一场注定不会赢的仗】近日,《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一文刷屏网络。4月12日,澎湃新闻对话当事人胡泳,他表示,阿尔茨海默症目前无法治愈,照护过程仿佛在打一场没有胜利的仗。 - 澎湃直播于20240413
胡泳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一个典型的“三明治一代”:父亲以96岁高龄过世未久,母亲今年85岁,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症,孩子未成年,本人处于事业巅峰期。过去三年多,照护父母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活动范围随之缩小,现在他已经基本不出海淀区了。原本的学术工作和个人生活遭到切割、压缩,并轨到“换尿布、擦屎...
本文讲述了一位北大教授胡泳成为24小时照护者的故事,他面对照顾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的挑战和困境。文章提到了照护者面临的身体和心理负担,以及对尊严和自尊心的影响。 • 💔 照护者生活的核心问题是处理排便问题,这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 🥺 照护者需要时刻保持情绪稳定和控制情绪,因为和被照护...
“作为一个50多岁的人,我此前没有料想到的一个困境是,这个年龄的人,完全有可能从一位事业有成的专业人士变成全天候护理人员。”胡泳说。 胡泳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一个典型的“三明治一代”:父亲以96岁高龄过世未久,母亲今年85岁,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症,孩子未成年,本人处于事业巅峰期。过去三年多,照护...
【对话北大“24小时照护”教授:既然无法决定有尊严地老去,不如坦然面对死亡】近日,《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一文刷屏网络。4月12日,澎湃新闻对话当事人胡泳,他在对话中表示,既然无法决定有尊严地老去,不如坦然面对衰老和死亡。 - 澎湃直播于20240413发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