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是唐代文人秦系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位自足自立的禅僧,赞美了志幽禅师超脱而又实际、潇洒而又执著的怡然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他的送别之情。作品原文 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 禅室绳床在翠微①,松间荷笠一僧归。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
秋日的山间,僧人志幽踏上了归山寺的旅程。他的起居之所,是一张名为绳床的胡床,源于西域,由藤绳编织而成,高约七寸,宽仅一尺,当初僧侣们常以此姿势虔诚跪坐。在青翠的山峦间,他身披破旧的僧袍,头戴荷笠,身影在松林间若隐若现,如同一幅宁静的画卷。每当夜幕降临,山寺内回荡着梵磬的清...
闲适的僧人翻阅着经书,清冷的月光浸润着莲池。 秋天的鹫岭我已寻遍,夜渡虎溪却迟迟未归。 梦中与梅花相伴,醒来只见霜色淡淡洒在孤帷。💡注释解读:1. 鹤懒眠白石:以鹤的慵懒象征山寺的宁静与超脱。 2. 云深护紫芝:紫芝为仙草,云深护之,更显其珍贵与神秘。 3. 僧闲翻贝叶:贝叶指经书,描绘出僧人闲适的修行...
每次读到那些充满禅意与隐逸情怀的诗词,我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宁静。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明代诗人宋登春的《晚归山寺二首 其一》。这首诗不仅语言清丽,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原文欣赏:月静花林僻,琴清竹院闲。 幽兰芳短砌,独鹤下空山。
《秋日送僧志幽归山寺(一作马戴诗)》是唐代马戴所作的一首诗。诗词正文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注释 ①绳床:又称胡床,来自西域,僧徒所用。以藤绳织成,高约七寸,广才一尺,其初皆跪膝而坐。②衲:缝缀。作品译文 青山里有他的禅室绳床,松林间有...
送金变归山寺读书明 • 柳方善(朝鲜) 收藏 • 竖排好去金君子,僧窗可读书。理须明一贯,学要惜三馀。谷密幽溪转,山深古木疏。吾生亦何事,独此卧穷庐。元 明 清 柳方善(朝鲜) 同期作者 历史视角 笺注 作者 评论 版本 朗诵 拼音 扫码 诗帖 ...
晚上回到家,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这是清朝顺治帝做的一首归山悟道诗中的4句。通过顺治帝的这首悟道诗,我忽然明白了一个好好的大清朝的皇帝为什么隐遁空门、出家修行的原因,是因为他看透了人生,参悟了生死,明白了帝王将相和市井百姓本来都是一样,来到世上都是一样遭难受罪。皇帝也好,庶民也罢,只是位置不同...
🏞️ 方溪寺,原名云归山寺,坐落在重庆合川方溪老街的云归山上。这座古老的寺庙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不断扩建,香火一度十分旺盛。方溪寺曾是古代合州“四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众多,建筑风格独特,禅宗文化底蕴深厚。🌲 由于云归山寺前有一条山间小溪,萦回环绕,形似“方”字,当地...
《晚归山寺二首 其一》是明代布衣诗人宋登春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描绘月光、花林、琴声、竹院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山寺晚归的静谧画卷。此诗在明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宋登春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细腻的笔触,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目光,让人们感受到了山寺夜晚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