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欧阳修: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宋代苏轼: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辞》云,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乃知俗传信而有征。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 宋代李格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共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
王若虚曾指摘《归去来兮辞》在谋篇上的毛病,说既然是将归而赋,则既归之事,也当想象而言之。但从问途以下,都是追叙的话,显得自相矛盾。即所谓“前想象,后直述,不相侔。”对此,钱锺书在《管锥编》中已有辩正,并援引周振甫的见解:“《序》称《辞》作于十一...
归去来兮辞·原文 序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
原文:《归去来兮辞》(并序)【晋】陶渊明。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
归去来兮辞(很实用)陶渊明 关于陶渊明 陶渊明(1007-1072),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田园诗世称靖节先生。人。有《陶渊明集》传世。他的作品质朴、冲淡、自然。也有一些被 鲁迅先生称为“金刚怒目”式的抒 发政治理想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有悲愤慷慨之情,这说明...
1.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来,表趋向的语助词。兮,语气词。 2.耕:耕田。植:植桑。以:来。给:供给。 3.幼稚:指孩童。盈:满。 4.缾(píng):同”瓶“,口小腹大的陶器皿。粟:小米,泛指谷类。 5.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资:凭借。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
【1】《归去来兮辞》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