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军的治所敦煌成为西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咸通八年,张议潮破召入长安,行前命其侄张淮深主持归义军军政事务。张淮深继续抗击回鹘的骚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了归义军辖区的安定。大顺元年(890)至乾宁三年(896),归义军内部接连发生政变。先是张淮深及其妻、子被杀,继而是索勋篡权,两年后嫁给...
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张议潮收复甘州算起,到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张议潮最终“奉凉州来归”,张议潮率归义军用了整整十一年时间才彻底驱逐了吐蕃守军,完全收复了吐蕃所占领的河西之地。从这样一个艰苦的过程也可以看出,对于张议潮与归义军而言,吐蕃军队实在是个劲敌。唐书地志。来源/敦煌博物院 劲敌吐蕃 ...
失陷60余年的河西走廊从此一朝得复,唐宣宗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除凉州外),从此归义军登上历史舞台,当时“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全是归义军的势力范围,也是归义军最鼎盛的时代。
而下次再以“归义军”的名义登上历史舞台的则是著名的张议潮统领的“沙州归义军”。▲黠戛斯、回鹘、北庭、安西示意图 唐初的漠北、河西开边②③ 要说沙州归义军的历史,还要从隋代说起,公元616年至619年的短短几年不到的时间内,华夏各处有这样的景象:先是在616年12月林士弘称帝定都豫章(今江西南昌)...
归义军四处征战,略显疲惫,兵力上还处于下风。 张议潮指挥若定,命归义军分兵两道,列阵以待,人人手持白刃,气宇轩昂,精锐骑兵在前突击。吐蕃军困兽犹斗,毫不退让,双方拼死相争,一番血战之后,五十里之内,横尸遍野。吐蕃军兵力雄厚,归义军一时难以攻破城池。 随后,经过三年的拉锯战,张议潮才得以攻克凉州。至此,...
曹氏归义军实际是汉人和回鹘人的联合政权,回鹘人对曹氏政权有重大支持。至曹氏归义军后期,回鹘人实力大增,想鸠占鹊巢,归义军最后一位节度使曹贤顺死于回鹘人的兵变,归义军彻底灭亡。曹贤顺之弟曹贤惠率亲兵主动投奔西夏。西夏西征沙州,消灭的乃是沙州回鹘人,而非归义军。一、归义军的死敌 安史之乱后,大唐...
归义军回沙州时高唱《大阵乐》,从此吐谷浑再也不敢进入河西境内。唐代归义军节度使一览表 张议潮起义后积极进攻,以安史之乱前的大唐疆域为目标,一路边打边生产。归义军所向披靡,接连攻克西域大部分领土,甚至深入到今新疆以西更远的地带,再次打通西域与中原的丝绸之路。张议潮是继高仙芝之后唯一一位如此...
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十一月,唐庭追授张议潮军号为“归义军”。从此,归义军这个名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张议潮和他的创立的归义军的传奇也正式开始。 ▲张议潮 张议潮出生于敦煌名门望族——张氏。但在他出生时,敦煌已经在吐蕃人统治下因为,并且他的父亲张谦逸也是在吐蕃治下的大官——大蕃国敦煌郡大都督,...
归义军崛起和与唐朝中央的矛盾 这一地区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曾被吐蕃牢牢掌控,当地汉人穿着汉族服饰乃至说汉语都被禁止。但从公元841年开始,吐蕃内部因为佛教与苯教的宗教冲突发生内战。唐朝中央在得到消息之后,开始采取行动,希望能够收回河西故土。公元847年和848年,受唐朝中央节制的河东节度使以及凤翔节度使军队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