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底至6月初,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后迅速北进。国民党军队企图凭借大渡河的天然屏障围歼红军。5月24日晚,红军先头部队赶到安顺场,歼灭守敌两个连。25日,红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挑选17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冒着敌人火力强渡成功,占领北岸渡口。但由于水流湍急不能架桥,需要抢夺上游泸定桥。5月29日,...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两岸高山耸立,河道陡峭险峻,急流汹涌,险滩密布,宽处可达一千多米,水深约七至十米,人称“天险”。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军数万渡过金沙江后,抵达大渡河畔的紫打地(今安顺场)渡口。太平军数次强渡大渡河、松林河,皆因水势太猛、清军炮火轰击太烈而失败。部队战守俱穷,进...
除了熊尚林,第2排排长罗会明,第3班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表克以及战士张桂成亦没能等到新中国成立这一天的到来,他们都长眠在了强渡大渡河的战斗中。而剩下的勇士们,则在强渡大渡河后销声匿迹,具体去向不明。新中国成立后,众多历史学家开始考据记录红军的各种英勇事迹,但关于那些具体去向不明的勇士,他们是生是...
《地理·中国》 20240416 寻奇大渡河11·L形的奥秘 00:28:27 本期内容 [地理·中国]石达开兵败安顺场 00:01:57 [地理·中国]红军强渡大渡河 00:03:59 [地理·中国]前往蟹螺堡子 感受尔苏人的环山鸡节 00:03:22 [地理·中国]石棉县是因石棉矿而兴起 00:03:17 [地理·中国]石棉矿产为何富集南桠河一带...
红军的路线还要继续向前行进,当时红一团的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当中挑选了17名勇士,组成了一个渡河突击队,这个渡河突击队就是后来的强渡大渡河的18勇士原身。当时第2连连长熊尚林担任突击小队的队长,由4名当地的船工进行摆渡,从上午7点左右开始强渡大渡河。需要注意的是,当时这个小队其实一共是18名勇士,除了17名...
强渡大渡河战役是在红1军团第1团展开的,整个战役由杨得志上将指挥,1营营长孙继先亲自领导。在孙继先的领导下,18勇士于5月24日奋勇强渡,最终成功打开了一个缺口。那么,强渡大渡河的18名勇士都有谁呢?他们后来结局如何?一、负责具体作战的原红1军团1师1团1营营长孙继先 在大渡河战役中,孙继先一直是前方作战的...
大渡河战役大渡河战役是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今属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一次著名战役。大渡河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关键的一次渡河作战,也是事关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次重要战役,主要包括夺取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两场战斗,意义十分重大。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安顺场镇安顺村的中国工农红军...
在渡河之前,众人本来不抱希望,不曾想,18位勇士不仅无人伤亡,还打败了所有敌军,其中一位“土老帽”应当被记首功。一、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流速湍急,安顺场是唯一的渡口,普通人若想从渡口通过,便要面临河流的危险冲击,本就困难重重,若是再有敌人埋伏在此,几乎不给人留活路。根据记载,曾经大名鼎鼎的太平...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遭遇了数次极端困境,其中强渡大渡河便是其中之一。大渡河是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的一条重要江河,水势湍急,河道宽广,地势险要。面对这样的自然屏障,红军必须寻找合适的地点,突破重重困难。红军的策略与决心 红军在大渡河强渡之前,通过广泛侦察和谨慎部署,选定了金沙江上游的一个具有相对平缓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