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战役是指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3月至4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四川省西北部强渡嘉陵江,对国民党四川军阀部队的进攻战役。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为向四川、甘肃边界发展,并配合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境地区的作战行动,决定发起嘉陵江战役。嘉陵江自南部县以北的上游,湍急难渡。国民党...
【昭化党史故事 ⑨】强渡嘉陵江战役 1935年2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回师川北后,又接中央来电:因敌以重兵在泸州附近长江沿岸布防,不易通过,中央红军已停止了原在泸州上游渡江的计划,主力转向川黔边活动。红四方面军为继续贯彻原定向川甘边境发展的方针,配合中央红军在川南、黔北的活动,决定在苍溪、阆中之间西渡嘉陵...
为制止敌人的进攻,扫清渡江障碍,我军回师川北后,首先进行了苍溪、仪陇战斗,歼敌两个整团和另两个团的大部,俘敌官兵三千余人,缴枪五千余支,控制了北起广元、南至河溪关的嘉陵江东岸(间中县城除外),尔后转入强渡嘉陵江的准备工作。嘉陵江,是四川省的四大河流之一,起源于秦岭山脉,与长江汇合于重庆,中上...
向嘉陵江以西进攻”1935年3月11日 红四方面军致电中革军委明确答复:“我军目前在南部大捷 拟大进 彻底灭敌 配合西方军行动”坚决表明了西渡嘉陵江 配合中央红军行动的决心 面对处心积虑的川军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决定 集中主力 选择敌军防御薄弱环节 强渡嘉陵江 夺占剑门关 以运动战歼灭敌人 在徐向前面前 立...
战役期间,中央军委电示红四方面军,要其迅速集结部队,完成进攻准备,于最近时期向嘉陵江以西进攻,配合中央红军渡江北上。红四方面军在旺苍坝召开紧急会议,经认真研究后一致认为:迎接中央红军是当务之急,决定暂停对胡宗南的进攻,集中主力强渡嘉陵江,策应中央红军。周密侦察,充分准备。1935年2月初,红四方面军以12...
强渡嘉陵江战役从三月二十八日开始,至四月二十一日结束,历时二十四天。我军总计攻克阆中、南部、剑阁、昭化、梓潼、青川、平武、彰明、北川等九座县城,共歼敌十二个多团,一万余人。只是由于张国焘慢慢腾腾,瞅来瞅去,忙着在后面搞大搬家,才使进击甘南的 战机丧失, 未达到战役的预期目的。红四方面军撤出...
与毛主席在四渡赤水中所展现的奇谋百出、声东击西、牵着敌人的鼻子团团转不同,徐向前指挥的强渡嘉陵江是我军第一次实行宽大正面的多路突破,堪称我军渡江类战役战术上的典范,本篇,我们就解析下这场红军时期渡江战役的典范——强渡嘉陵江。 如下图:
强渡嘉陵江也被称为嘉陵江战役发生于1935年3月28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指挥的一场战斗,也是我军大规模强渡江河作战成功的第一个范例,它打破了敌人的“川陕会剿”,为长征的胜利和中央红军会师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1934年末,红四方面军胜利结束了川陕苏区的反六路围攻战役。然而,经过10个月的战争,苏区已...
红军强渡嘉陵江南津关渡口遗址。资料图 战役简介 嘉陵江战役,是红四方面军在反敌“六路围攻”胜利后,为配合中央红军长征的一次重大战役。这次战役从1935年3月28日开始,至4月21日结束,历时24天,共歼国民党12个团约1万余人,攻克县城9座,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