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弹鼓外形尺寸偏大,且不如弹匣那样规则扁平,所以无论是运输还是在枪上携行都不方便。这点在对于运动要求比较高的武器比如冲锋枪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弹鼓装满子弹以后本身也很重,这点对于需要机动使用的武器来说并不友好。实际上现代机枪以及很少使用弹鼓,而冲锋枪基本淡出军用武器,警用装备对于弹容需求不大...
当然,弹鼓也有劣势,那就是重量大。毕竟装了30发子弹的弹匣,和装了50发子弹的弹鼓,重量肯定不一样。因为这个原因,弹鼓在现代武器上用的很少了,就连机枪都逐渐抛弃了弹鼓。而相较于弹鼓,弹盘现在的热度要更小。这种武器多见于转盘机枪上,在外观上较为有辨识度。但因为子弹容量少,加上由结构问题带来的压弹...
首先要说的是MG34/42机枪使用的D-T15型75发鞍形弹鼓,这种弹鼓其实并非专为MG34机枪设计的,而是MG15航空机枪配备的特殊供弹具。这种弹鼓由两个对称的鼓形容器组成,中间的一个横梁,跨装在机匣上方。右侧弹鼓有75、50、25、0余弹指示数字和观察孔。两侧都有加紧弹簧的转轴,可以用特殊工具操作,防止弹簧乏力引...
当然,直至二战结束,苏军仍然大量使用弹鼓。不过,苏联的这个决定已经表明了对弹鼓这种供弹具固有的缺点:结构复杂、重量大、难以生产。当然,“波波莎”冲锋枪配备的71发弹鼓还有其他的缺点,但主要是由于战争期间粗糙的生产导致的。安装75发弹鼓的AK机匣,按照美国法律规定,这是机枪。上世纪50年底,就开始为新型...
配件科普:弹鼓 弹鼓(英文:Drum magazine)是一种圆型的供弹具,因为类似鼓而得名,于冲锋枪、步枪或机枪上较为常见。 设计 弹鼓的设计较传统的直排弹匣为复杂,运作时弹药依靠旋转的内部拨弹轮由内至外到达供弹口。弹鼓最大的优势是在无须更换供弹具的情况下直接发射更多弹药,在全自动武器上使用可具有更持续的...
一字之差:弹夹、弹匣、弹鼓、弹盘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枪,作为重要的单兵武器,而供弹具则是枪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于供弹具的可靠性极大程度的决定了士兵手中的武器的可靠性,如比较常见的供弹具、供弹系统运行不流畅,进而发生供弹故障,在生死就在瞬间的战场环境中,这种故障可有说是致命的,据统计,有...
配件科普:C-Mag弹鼓 C-Mag弹鼓(Beta C-Mag、Century magazine,意为“世纪弹鼓”,简称C-Mag)是由吉姆·苏利文(Jim Sullivan)在1987年设计的100发双室型弹鼓,主要提供给5.56×45毫米北约、7.62×51毫米北约和9×19毫米口径的枪械使用。 设计 C-Mag大部分部件以塑料制造,双室左右对称排列的设计,中间转为直排弹匣...
█高射状态下使用Patronentrommel34弹鼓。 █演习时使用Patronentrommel34弹鼓,这时弹鼓上皮带并未放下,实战使用时会影响使用。 █Patronentrommel34弹鼓分解后可以看出过于复杂的内构,这也不利于成本和大规模制造。 █空载状态的新弹鼓。 █1941年印刷的一张MG34机枪附件图,图中显示了两种弹鼓以及各自的携行具。
弹鼓供弹原理是指通过弹鼓将子弹供给枪支的一种工作原理。在现代自动武器中,弹鼓供弹原理被广泛应用,它能够快速、有效地为枪支提供子弹,保证了射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弹鼓供弹原理的实现依赖于弹鼓内部的结构和机制。一般来说,弹鼓由弹簧、弹夹、弹簧导轨、传动杆等部件组成。当枪支射击时,弹鼓内的弹簧会受到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