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弥勒救世思想有启迪底层社会民众追求美好世界的意识,能吸引众多信徒,在群众生活中影响力非同一般,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佛教徒傅翕(傅大士)创立弥勒教,以“弥勒下生,救度世人”为基本教义。到了南北朝时期,弥勒教开始初步形成。 不过,弥勒教创教之初,也留下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教义,那就是“弥勒下...
弥勒教是邪教。释迦牟尼佛在《佛说弥勒下生经》中说,弥勒菩萨将来在56亿千万年后,在这个娑婆世界成佛。但是自唐末以后,总有魔头冒充“我是弥勒菩萨降生到这个世界成佛”。明、清时期的白莲教、白莲会、白莲宗等危害尤甚。这里要说明的是,有人修行弥勒净土,不同于以上邪教。修行弥勒净土,是发大愿...
根据传说,佛陀在地藏经中有预言称,未来将会有一个名为弥勒的菩萨降世,救度众生。这个预言传遍了佛教世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期待。 二、弥勒菩萨的修行 弥勒菩萨听闻佛陀的预言后,决心修行行菩萨道,帮助众生脱离苦难。他化身为修行者,经历千辛万苦,历经数世修行,最终达到了成就圣者的境地。 三、弥勒教的传播 ...
特别要研究弥勒教与摩尼教及其相互融合的历史。意在证明在民间社会流行了近千年的救世思想,到了元代末年终于演化成改天换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行动。与此相关的第二个结论是:所谓元蒙政权被白莲教起义推翻的说法,不是历史的真实。(注) 关键词: 救世,弥勒教,摩尼教,白莲教 一、关于弥勒救世思想 佛教分小乘佛教与...
弥勒教是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宗教分支,最早由南朝梁傅歙于武帝大通元年所创立。弥勒信仰通常分为上生下生两种,追求自身往生兜率天或是期待弥勒佛未来下凡。弥勒信仰被邪教所借用,邪教教主常自称弥勒化身,因佛经提到弥勒佛未来降临。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在公元三世纪创立,承认过去流传的宗教,将其视为...
弥勒教创立于梁武帝时期,创始人叫傅大士是南朝梁代著名尊宿,与达摩、宝志并成为“梁代三大士”。傅大士创立弥勒教前自称“双林树下来解脱善慧大士”,弥勒教本意是普度众生,因此广受流传,没想到被很多有心人士借此来造反。弥勒教发展到了中期有了很多的受众,教主就将米勒将魔化,改了求道要求,他们希望用血与...
弥勒教,作为佛教发展中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北魏时期。法庆,自称为“新佛”,创出“大乘佛”教派。该教派在佛经中引用“弥勒下生成佛”的说法,主张“弥勒佛取代释迦牟尼佛下凡救世”,一反佛教五戒戒杀的原则,宣扬“杀人作乱”。法庆认为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杀十人者为十住菩萨,甚至“屠灭寺舍,...
李福达,山西代州崞县(现山西原平市人)。明朝弥勒教首领,曾参加白莲教起义。李福达之狱 正德初年与王良、李钺组织宗教反明,被判处山丹卫充军。自山丹卫逃出,改名为李午,被发现,再次发往山丹卫。后来又逃到陕西洛川,传习白莲教,“远近争附,随其贫富,有献至千金者,破产也所甘心,或子女,或器物,接撞...
法庆起义 弥勒教造反运动 前因:499年,魏宣武帝元恪登基,他对佛教的热爱如火如荼,频频提升僧侣的地位与数量,这无疑加剧了佛教内部的派系斗争。在这个充满信仰与争斗的年代,公元515年,冀州的僧人法庆在乡亲的支持下,率众起义,他声称自己是“新佛”,并创立了“大乘教”,试图用“弥勒下生成佛”的理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