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当他得知自己的一位老部下仅被授予少将军衔后,张鼎丞坐不住了,他认为自己的这位老部下在解放战争中当过兵团副司令,最起码也应该是中将起步,授少将有点说不过去。那么张鼎丞的这位老部下是谁呢?他就是刘永生将军。张鼎丞和刘永生是福建老乡,二人的老家相隔也只有一百多里。张鼎丞的家境比刘永生好不少...
1975年,张鼎丞再次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这标志着他在法治建设领域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在任期间,他积极推动立法工作的完善,为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年事已高的张鼎丞逐渐从一线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但他的心仍然牵挂着国家和人民。即便在晚年,他依然关注着国家...
张鼎丞与粟裕这种互谦互让、以大局为重、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较个人功利的生动事迹,曾在华中解放区广大干部群众中传为美谈。1946年7月13日至8月31日,在著名的苏中战役期间,张鼎丞统管军区一切事务,参与统筹谋划,为保障前线作战做了大量工作,使粟裕能集中精力在前线指挥作战。他们一前一后,同心协力,密切配合,...
张鼎丞(1898-1981),福建永定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并领导了龙岩、永定、上杭等县的农民武装暴动,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领导者。1932年张鼎丞被选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在他的领导下,福建各地制订了各项法令、条例,建立了法制,健全了各级...
特别是张鼎丞,1954年直接晋升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成为了国家的副国级干部。张鼎丞是福建龙岩永定人,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金砂公学校长、永定县委委员,后转入地下从事农民运动工作。黄埔军校成立后,张鼎丞到达当时大革命的策源地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但因为招生日期已过,他只得返回,暂时到大埔县保...
张鼎丞(1898年~1981年),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福建永定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并领导了龙岩、永定、上杭等县的农民武装暴动。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在山东工作期间,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组织委员会书记等职。中华...
永定县金砂乡西湖寨是张鼎丞的出生地。当留守闽西的游击队员得知张鼎丞回来的消息后,纷纷与张鼎丞取得联系,要求张鼎丞担任他们的领导人。面对闽西地区异常严峻的革命形势,在红8团、红9团领导干部大会上,张鼎丞提出“紧密地依靠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胜利”的提议,得到了参会...
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中央却没有同意粟裕的建议,仍然让他当军区司令,但并不代表中央不看重张鼎丞,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粟裕之所以对张鼎丞很敬重,不仅仅是因为在军事实力上,在生活中,张鼎丞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张鼎丞身上的衣物都是十年以上的“老古董”,到处可见的补丁,除了他自己这么简洁,在教育孩子的...
此时,听到毛主席这样说,张鼎丞的鼻子竟然莫名地酸了起来。他永远也不会忘记毛主席要他“回到闽西去”时的信任所托。张鼎丞,1898年12月出生在福建省永定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927年5月,在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时,张鼎丞毅然选择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在中共闽西特委的派遣下,张鼎丞在永定县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