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翮一生,辅弼帝业,清正廉洁、秉公办事,刚正不阿,乃一代名相、治河专家、清代第一清官。《张鹏翮研究》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编收录张鹏翮世系、年谱,以谱主为中心,以年月为经纬,比较全面细致地记述了谱主一生的事迹和经历,旁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诸方面的情况,可知人论世、弥补正史之...
张鹏翮生于顺治六年(1649年),当时,四川正经历战乱,父亲带着全家四处避难,直至张鹏翮十三岁时,终归遂宁。 这样的经历让张鹏翮从小就立志,读书论学,为国图强。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出使他国的过程中,张鹏翮不辱使命,为以后签订中俄东北边界条约创造了有利条件,...
历经近三百年风雨侵蚀,张鹏翮坟前的墓碑早已斑驳不堪,仅依稀可见“皇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少保、文端(张鹏翮之墓)”字样,与其清朝一品官员的身份极不相称,但却真正折射出他“天下廉吏、一代完人”的光辉形象。 哪怕在张鹏翮去世两年后...
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宽宇、信阳子,四川潼川州遂宁县(今四川省蓬溪县)人。从小勤奋好学,谦恭有礼,康熙八年(1669年)中举,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为同僚中年纪最小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任兖州知府,清正持己,廉洁奉公,不收受属官、百姓钱物;亲自查判昔日积压的...
《张鹏翮年谱》,胡传淮撰,发表于《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十四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宽宇,清代四川遂宁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曾任浙江巡抚、江南学政、刑部尚书、两江总督、河道总督、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职。雍正三年(1725)病逝,谥"文端",祀...
作为闻名天下的“廉相”,张鹏翮视廉洁为做官的首要。“居官要守得穷秀才本色,庶无贪念”“仕宦不得以贿败官,贻辱祖宗”,成为张氏家族一脉相承的家规。如今,大女儿在遂宁检察系统工作,“清廉,正直”也是张平和女儿聊天时,时常挂在耳边的话。 “咱家有这么好的传统,你人在单位工作,一定要清正廉洁,...
四川省蓬溪县奎阁广场张鹏翮塑像四川遂宁张鹏翮,在清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他生平以名臣著称,但也留有两卷诗歌。后世如乾隆年间沈德潜辑著名的《清诗别裁集》、民国时期徐世昌辑目前规模最大的清诗选本《晚晴簃诗汇》,都选取有他的作品:已故著名清诗研究专家钱仲联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以...
据《遂宁张氏族谱》(民国十三年刻本)记载:清代宰相张鹏翮及其玄孙清代大诗人张问陶的祖先,原籍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他们的根在麻城,明代洪武二年(1369),迁入四川遂宁县黑柏沟。入川始祖为张万,至张问陶,已历十三世。其世系为:第一世张万,原籍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白獭河之绿柳村,明洪武二年(1369)迁蜀,卜居遂宁县...
“张鹏翮”读音为:zhāng péng hé,音调为:阴平 阳平 阳平 张鹏翮好听吗? 一般,名字中无多音字。 双声字和叠韵字 “鹏”与“翮”音调相同。 谐音 无 与"张鹏翮"字音相似的名字 无 起名提示 选字时要避免多音字、双声(声母相同)、叠韵(韵母相同)的词出现,并且注意音调的变化,做到"抑扬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