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20多年的分别时间里,张闾瑛时刻挂念着失去自由的父亲,可是她只能选择坚强,因为还有母亲需要照顾。时间来到1961年,陶鹏飞、张闾瑛夫妇受邀去台湾参加“阳明山华裔学人研讨会”,当时她只有一个想法,无论如何都要见到日思夜想的父亲。虽然过程很波折,但在张群的斡旋下,张闾瑛夫妇终于被允许与父亲张学良见...
家中突生如此重大变故,加之意大利与德国、日本为盟国,于凤至和张闾瑛不得不离开意大利,前往英国伦敦。经过这些年的种种经历,张闾瑛已然从家中备受宠爱的小公主成长为一个有自己主见的姑娘。张闾瑛是张学良最为疼爱的孩子,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是长女,更在于她继承了父亲和母亲的诸多优秀品质。张闾瑛不是依照传统的...
通过这种方式,张闾瑛不仅保护了家族的历史,在更宏大的层面上,促进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与研究。张闾瑛注重家国情感的同时,也频繁回忆起与母亲于凤至在旧金山度过的时光。于凤至切实承受了离乱时代给家庭带来的重振与困境,她的力量和坚持以不言说的方式深深影响着张闾瑛。张闾瑛踏足教育界,不仅是因为个...
说起民国时期的爱情,当时虽然提倡一夫一妻制,但许多有钱有势的人家仍旧三妻四妾,这在当时看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张学良唯一的女儿张闾瑛却对这样的婚姻十分抵触,为此还推掉了与富商豪门的联姻,甚至立下誓言,“要嫁,就只嫁平民。”张学良长女——张闾瑛 说起民国时期的风流人物,张学良必定榜上有名...
张学良夫妇对待张闾瑛的教育也是格外慎重。他们不仅注重她的文化修养,诗词歌赋,更是找来名师传授艺术技能,期望她成为一位卓越的才女。在东北大帅府里,张闾瑛的童年宛如天堂般美好。她是这个府中的明珠,受到父亲张学良和祖父张作霖的无尽宠爱。家族的优渥条件为她打开了通向知识的大门,让她拥有了其他孩子无法企及...
最主要的原因是张闾瑛完全没有那种被宠坏了的大小姐脾气。而且,她还正相反,性格特别文静温和,大家都很喜欢她。张闾瑛能有这样的好品质,说到底还是家庭教育起了大作用。那时候,张学良是陆海空军的二把手,职位非常高,所以工作特别忙,整天都见不到他回家,有时候好几个月家里都碰不上他一面。虽然他心里...
然而,张闾瑛的执着最终说服了他,1933年,热河失守后,张学良携妻儿出国散心。于凤至游历欧洲后,张闾瑛被欧洲的异国风情深深吸引,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虽然张学良对女儿的要求有所犹豫,但他最终还是同意了她的出国请求,并决定让她在意大利接受教育,因为那里有他的老友齐亚诺可以照顾她。张学良则留在国内处理国家...
《尔雅》有言:“瑛者,美玉也。”给女儿取这个名字,可见张学良的期盼疼爱之深。张闾瑛是张学良的头生女,那一年初为人父的他也不过16岁,对这个新来的小女儿简直不知如何疼爱才好,平常工作再忙,他也会回家逗女儿玩耍,连哄睡都要自己来。随着时局的动荡,逐渐长成的张学良也很难留在家中和女儿欢聚,张闾...
1949年,中国历经波折,张学良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被关了起来,心里十分想念家人,这段时间对老张来说,就是漫长的等待和无尽的孤单。而在地球另一边的太平洋那里,他的大女儿张闾瑛虽然身在自由的地方,但也同样被思念折磨得不行。一封书信装不下满满的爱和问候,梦里见多少次也解不了日夜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