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辽宁省兴城县知识青年、农村生产队队长张铁生因考试交白卷而写的一封信。编者按语从极左的立场出发,对文化考核的目的和高考录取的标准提出质疑,旨在攻击高校招生进行的文化考试。简介 1973年4月,“四人帮”企图通过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找到攻击周恩来等国务院...
1973年,一场大学入学考试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考场中,张铁生面对着物理化学试卷,发现自己难以回答大部分问题。考试的压力与时间的流逝让整个考场的氛围显得尤为紧张。张铁生看了看四周,其他考生似乎都埋头苦战,笔尖在试卷上飞快地移动。他翻到了试卷的背面,开始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他详细地描述了自己...
很快,张铁生的事迹,被别有用心之人加以利用,把他交白卷和写的信结合起来,于1973年7月19日发表在《辽宁日报》上,题目为《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文章一发表,瞬间引爆国内舆论。在这种错误的导向下,交白卷的张铁生,很快成为无数知识青年感恩戴德、争相吹捧的“白卷英雄”。而张铁生也凭此,一跃成为了最能...
可张铁生就没这么幸运了,1976年他由于交白卷等事情,遭到了批斗,成为了反文化的代表。他被判了15年,就这样白白耗费了自己的青春。等出狱后,他已经是一个中年人,这对张铁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幸好,在张铁生人生低谷的时候,妻子一直陪伴着他。通过妻子,张铁生重新找到了一份饲料厂的工作,总算是有了一个谋生...
1991年12月22日,张铁生和董礼平在辽宁省兴城县喜结连理。张铁生现在成了家,有了老婆,以后还会当上爸爸。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找份安稳的工作。张铁生当年高考交了白卷的事太轰动了,所以他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议论纷纷。遭遇了各种冷脸和阻拦后,实在没办法,张铁生只好离开兴城,跑到鞍山去找工作。19...
7月19日,《辽宁日报》刊载了这封信,称张铁生在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上,却交了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随后,主流报刊、杂志纷纷转载,一夜之间,张铁生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从一个落榜考生变成“白卷英雄”。随着舆论愈演愈烈,“考大学要进行文化考试”这一制度被废除,高考再次按下暂停键。这时的张铁生并没有...
很多人都惊叹于张铁生现在取得的成就,其实张铁生并不是普通的创业者,在他身上最有名的还是当年的白卷风波。他家住辽宁锦州市兴城镇,1950年的时候他在家人们的期待下来到了这个世界。成年之后,他和母亲来到了白塔公社枣山大队,在这里定居了下来。在这里他认真地参加生产队的工作,表现十分积极出色。据当时的统计,...
▲张铁生旧照 在信中,他诉说了自己交白卷的缘由,并对当时刚恢复的高考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多次转载,并把张铁军树立成“反高考潮流英雄”。这一事件很快传至中央,并对此事大加赞赏。自此,张铁军开始了短暂而又辉煌的政治生涯。 1975年,第四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年仅25岁的张铁军当选人大常委...
上世纪七十年代,有这么个人,因为高考时交了张空卷而出名。本来以为他会有大好前程呢,结果却被抓起来关进了监狱,一判就是十五年。命运的轮子就这么咔嚓咔嚓转起来了。那个以前大喊“零分有理,交白卷没错”的张铁生,在被抓了进去关了十五年后,后来咋样了呢?他身上到底经历了啥变故?【高考交白卷】回到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