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年与张铃中美飞鸿、合作科研的往事,张钹介绍说:“当时,中美间一封航空信大概要人民币8角钱,寄给对方约10天才能收到,一来一回就要约20天。我们计算过,一封信如果超过5张纸,就会超重,须多付邮资。为了省钱,我们特意挑相对薄的纸,写非常小...
当时,张钹是清华计算机系唯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前,袁进辉已读过张钹和张铃共同撰写的一本关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专著,第一反应是“两个作者的姓名好有特点”“书里有很多数学理论”。该书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人工神经网络是AI里很小众的领域。“张钹和张铃老师研究的是小众方向中更小众的偏理论部分,在当时是相...
事实上,只要愿意,张钹完全可以讲一大堆术语:他是国际上最早提出用数学模型解决人工智能问题的学者之一,他和弟弟张铃提出的问题分层求解的商空间理论,在国际上被归属为粒度计算领域的三大学派之一,这个理论有力推动了中国粒计算研究的快速发展,他也因此获得1995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不仅如此,他在人工神经网络...
张钹(右)与张铃讨论人工智能学术问题 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当时跨国电话资费昂贵,两人只能通过邮寄书信的方式进行沟通。对当年与张铃中美飞鸿、合作科研的往事,张钹介绍说:“当时,中美间一封航空信大概要人民币8角钱,寄给对方约10...
当年,国际人工智能大会在德国召开,张钹和张铃一起成为率先在国际人工智能大会上发表论文的中国科学家。1984年,他和张铃摘得一项欧洲人工智能奖项,成为首次获得该领域国际重要奖项的中国人。1985年,他领衔成立了中国首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1987年,他培养的中国第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士生毕业。1990年,他和同事一...
他与弟弟张铃的合作堪称佳话。两人通过越洋书信往来,共同撰写了中国科学家第一篇发表在国际顶刊的人工智能领域学术论文。这篇论文的发表,不仅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更让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张钹院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提出了问题分层求解的商空间理论,这一理论系统地解决了不...
事实上,只要愿意,张钹完全可以讲一大堆术语:他是国际上最早提出用数学模型解决人工智能问题的学者之一,他和弟弟张铃提出的问题分层求解的商空间理论,在国际上被归属为粒度计算领域的三大学派之一,这个理论有力推动了中国粒计算研究的快速发展,他也因此获得1995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不仅如此,他在人工神经网络上系统...
后来,张钹与张铃以优势互补的方式持续合作,共同建立了问题求解的商空间理论,被归属为粒度计算领域里的三大学派之一。 从1980 年开始,粒计算经过了 30 多年还在发展,经历了时间的检验,更体现了这项工作在学术领域的贡献。商空间理论成为了张钹与张铃多年合作的代表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粒计算研究的快速进展。
多粒度商空间理论是张钹与张铃开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他们还创办了中国粒计算与知识发现学术会议,这个会议从 1995 年开始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多粒度计算的相关研究工作中。 当我们聊到学生的培养时,张院士告诉我,他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生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帅典勋教授。帅教授 1985 年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