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张钹是清华计算机系唯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前,袁进辉已读过张钹和张铃共同撰写的一本关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专著,第一反应是“两个作者的姓名好有特点”“书里有很多数学理论”。该书出版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人工神经网络是AI里很小众的领域。“张钹和张铃老师研究的是小众方向中更小众的偏理论部分,在当时是相...
凭借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与中国崛起的机遇,经过40年的努力,张钹的团队不仅坚持下来,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在人工智能领域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张钹也在人工智能领域硕果累累,大大小小的荣誉数不胜数。 1987-1994年,张钹出任国家“863计划”即高技术计...
张钹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充满未知领域的“无人区”,需要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技术创新,并在产业应用中取得突破。人工智能还在路上。 通过对张钹院士演讲的学习,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他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人工智能的发展脉...
张钹是中国人工智能最重要的见证人。他是中国第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人工智能历史上的许多「第一」都与他有关——第一个在国际顶级杂志上、第一个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上发表人工智能学术论文的中国科学家,引进了中国第一台机械臂,创立了第一个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第一个与人工...
8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张钹在ISC.AI 2024第十二届互联网安全大会的演讲上表示,当前人工智能还没有理论,只有发展出来针对的模型和算法,它们都是针对特定领域的,软件或硬件也都是专用的,市场很小,因此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展出一个大型的人工智能产业,问题就出在这里。张钹现年...
在节目中,张钹院士说:“人工智能永远在路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充满了未知。科技进步和发展对人类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是用好奇心来迎接这个挑战。”而这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正是他永葆青春的秘诀。 【无声世界里的硬核挑战者】 江梦南曾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她的励志故事一度被全国中小学生写进作文,对于张钹...
“如今,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对人类的要求越来越高,年轻的你们将怎样迎接世界的挑战?”——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在节目中提给青年的问题。你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本期节目邀请感动中国获得者、西湖大学工学院博士后江梦南、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研发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师甘霖、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南部...
张钹,1935年3月26日出生于福建福州福清县,男,汉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现任名誉院长),微软亚洲研究院技术顾问。张钹1953年考入清华大学;1958年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自动控制系...
院士邀请|张钹院士:从大语言模型到通用人工智能 01 院士简介 张 钹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 院士演讲实录 大家好,这个会议主要围绕大模型,我想所有的听众呢,都是冲着大模型来的,因此我今天就讲大模型的内容。讲三个问题。一个我们如何从这个大语言模型走向通用人工智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