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英是一个古人的名字 也就是张姓从江西迁往湖南岳阳的始祖,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年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跟进,人名慢慢地演变成了地名——张谷英村。 整个张谷英村的居民都是张谷英的后代,现在这个村居住着600多户2000多人,这种汉族同姓,单一家族的村落,经历了600多年, 仍然保持这样纯粹, 在咱们国家是不...
在家孝敬父母,出仕刚正清廉。张瑶是张谷英第8世孙,在家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后来,他考取了进士,官做到了刑部主事。由于他刚正不阿,秉公执法,结果得罪了权贵,贬为“太平守”。族谱上是这样记载他的家庭情况的:“环堵萧然,清贫自守”。就是说他尽管做了多年的京官、高官,但依然是家徒四壁。“古建...
张谷英 张谷英村始祖张谷英(1335-1407)是元末明初张谷英村的始迁祖,原籍江西,曾任明指挥使,后归隐湖南岳阳渭洞笔架山麓。他精通风水,选定四面环山的盆地定居,其子孙依山建屋,形成延绵四里的明清建筑群,现存房屋1700余间,被誉为“民间故宫”。张氏家族遵循“耕读继世、孝友传家”祖训,聚族而居六百余年,村...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县,地处山体环绕的盆地中,位于渭洞笔架山下,坐落在张谷英镇东侧。地形以丘陵和岗地为主。西距岳阳县城50公里,西北距岳阳市区73公里,南距长沙市130公里。总面积为51000平方米。主要景点 张谷英村比较完整的门庭有“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栋主体建筑。建筑群及其周围有...
张谷英村的宗祠 常用于祭祀、祭拜活动 家风 家风是家族子孙恪守家训、族戒 而长期形成的家族文化 它是一个家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融化在血液中的气质 是沉淀在骨髓里的品格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家风淳正,则国运方兴 2015 年1月 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 ...
是张姓从江西迁往湖南岳阳的始祖,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年代,500多年前,风水先生张谷英为了谋生,携一家老小从江西一路西行来到这里,看到这个地方四面环山、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流水潺潺,是一个适宜居住的乐土,便在这里兴建住宅安了家。后来子孙繁衍生息,便形成了这样一片楼阁参差、路道纵横、屋脊连着...
家训族戒是张谷英村张氏宗祠的重要部分,可谓“灵魂”,深入族人骨髓。张谷英村宗亲理事会理事长张胜利说,由于历史原因,张氏宗祠今已不存,但于每个族人心目中是一直在的。俯瞰张谷英村。一个大家族的传承 张胜利,张谷英第22代孙,如今已83岁高龄,曾在乡卫生院工作,退休后,热心村里公益事业,村里人若...
张谷英古建筑群极具特色,是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有“天下第一村”“民间故宫”的美誉。除了古建筑值得细细欣赏外,张谷英村的孝友文化更是一种值得学习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整个古建筑群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群组成,总面积为51000平方米,大小房屋1732间,天井206个...
明代张谷英个人介绍明代张谷英个人介绍 张谷英(1529年-1598年),字有宫,号东篱,福建南安人,明朝著名文学家、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曾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修撰、吏部文选司主事等职务。 张谷英年少时便展现出卓然才情,才华横溢,擅长诗词文赋,尤其是文学才华,使得他在文坛上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同时,他也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