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仪是一种监视地震的发生,记录地震相关参数的仪器。我国东汉时代的科学家张衡,在公元132年就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地动仪。最早地震仪 世界最早地震仪是张衡发明的。地震仪是铜铸的,形状像一个酒樽,四周有八个龙头,龙头对着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龙嘴是活动的,...
张衡发明地动仪的背景与当时频繁发生的地震有关。东汉时期,地震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发生情况,张衡决定设计一种可以测量地震方向的仪器。公元132年,张衡成功地发明了地动仪,这台仪器用来探测地震的方向和强度。地动仪的外形为一个大缸,缸的底部放置着一些铜球,缸口周围有...
一年之后,冯锐的机会来了,河南博物院向他发来了邀请,请他来复原张衡地动仪,经费全部由博物院承担,国家地震局也表示全力支持。就这样,冯锐的信心和力量一下子增强了好几倍。经过他们团队的日夜攻关,终于将张衡地动仪的秘密解开了。2005年3月,冯锐带着他们成功制造出的地动仪,信心满满地接受外界的全方位检测。经...
因此,存在争议的其实是王振铎复制的地动仪,并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张衡地动仪。所以我们要知道,虽然王振铎复制的地动仪并不成功,并意味着张衡的地动仪就是虚假的骗局,至少在一千多年以前,中国人就已经有了预测地震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只不过并没有流传下来。其实,全世界还有很多古代优秀的发明同样失传在历史长河,但...
张衡地动仪比直至19世纪前期西方的水银地震仪更先进。有学者认为“候风地动仪”其实是指风向仪和地动仪两种仪器,这种风向仪是鸟状的,能随风转动。地动仪是依据物体惯性来进行测震的,学者们根据这一原理,来试图复原地动仪的构造。中国科技史学家王振铎认为都柱即为立柱,在1951年就设计出了复原模型。但这一模型逐渐...
地动仪的诞生,是对这种现状的一次革命性突破。而在2017年,这件古代智慧的结晶却从教科书中悄然消失。这背后隐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地动仪 传奇的原理:地动仪是如何工作的?张衡深知要准确记录地震,就必须创造出一个精密的机械设备。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试验,他最终构思出了地动仪的设计。地动仪的主体是一个巨大的铜...
张衡是天才的创新还是偶然的巧合?这些疑问可不是几句“民族自豪”能回答的。在正式讲地动仪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张衡这个人。他可是个货真价实的学霸,生于公元78年,死于公元139年。张衡不仅是东汉的政治家、文学家,更是一位科学家,他的兴趣非常广泛: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甚至文学,他都搞得明明白白。你想象一...
直到此刻,所有人才真正意识到,张衡地动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真真正正能够预测地震,此后,张衡地动仪成为当代预测地震的神器。泱泱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张衡也是唯一一位发明出地动仪的地震学家,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导致地动仪早已经被毁坏,失去其精准性。不过,后世却从未停止对地动仪的研究。1951年,我国地震学家王振铎...
既然没出土实物,史书也没确切记载,那咱们看到的地动仪从哪来的呢?是学者王振铎尝试复原的。王振铎先生是科技史专家,复原过不少古代科技成果,像记里鼓车、水运仪象台等。张衡地动仪的原理说起来不算复杂,主要是感应水平地震波,方法有悬垂摆和直立杆两种。悬垂摆就像吊灯,房屋晃动时它最先且大幅感应到;直立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