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180师失利和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包括180师自身,张祖谅对此心知肚明。张祖谅心情很沉重,60军入朝,他这个前任军长虽然没有跟随上战场,但是部队没打好仗,他认为自己有责任,特别是180师的情况,这支部队就是当年晋冀鲁豫八纵的老部队,虽然不如179师“临汾旅”、181师“皮旅”(从61军调拨)名声大...
不久,组织下达任命:张祖谅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军长兼党委书记。1952年10月,张祖谅重返60军,认识到要引领这支部队走出低谷,关键在于激发士兵的斗志,在战术上需有创新突破。张祖谅深入基层,与将士们促膝长谈,倾听心声与建议,大胆启用敌前潜伏的战术奇谋,这一创举为60军的后续胜利铺路。1953年,停战...
60军受重创的消息传回国内后,在川西地区担任军区司令员的张祖谅当场就坐不住了,被这惨痛的失败揪得心痛。张祖谅向上级主动申请,请求回到60军执掌军权。第3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对这位虎将的请战之心很满意,帮忙打报告向上级申请调张祖谅来朝作战。1952年9月,中央军委批准了请求,正式任命张祖谅为60军军长。...
张祖谅 1911年,张祖谅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石桥区大塘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本来有70亩田,可以自给自足。张祖谅9岁进入私塾,但在他11岁时,父亲不幸病逝,家庭每况愈下,他被迫辍学在家务农。1931年9月,张祖谅参加了红军,成为鄂豫皖红4军11师31团特务连的一名战士。由于他作战勇敢机智,历任排长、给养科长...
张祖谅,1911年11月4日生于河南省商城县石桥区大塘湾村一户农家。全家20口人,有田70余亩,自给自足,“微有盈余”。但好景不长,大伯、叔父和父亲相继辞世,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大家庭只好分家。读了3年私塾的张祖谅只得弃学务农。1931年6月,张祖谅加入共青团。9月参加红军,成为鄂豫皖红4军11师31团特务...
1935年7月,张祖谅被调往31军,出任政治部干事一职,恢复工作的张祖谅,对革命的热情更加高涨,并跟随红军长征到了陕北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后,张祖谅所在的31军得到整编,成为了八路军129师的386旅,张祖谅随即出任了旅部的保卫科长。在此期间,张祖谅一直跟随部队进行抗日斗争,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起的许多战役...
1951年5月,60军180师在作战中严重受挫的消息传回国内后,原60军军长,现川西军区司令员的张祖谅十分心痛。1952年夏,张祖谅随西南军区参观团去了朝鲜,在志愿军总部,副司令员陈赓和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详细地向他叙述了180师失利的情况。在撤退过程中,战士们除了身体疲劳,粮弹稀缺之外,还有就是胜利后的...
1952年9月,中央军委对相关请求予以批准,正式下达任命,由张祖谅出任60军军长一职。在完成与毛主席的会面,并且将牙齿修补好之后,张祖谅便踏上了前往朝鲜战场的行程。彼时的朝鲜战场,天寒地冻,环境极为恶劣,而张祖谅就这样毅然奔赴而去。再度归来,眼前又是那无比熟悉的地方,一张张熟悉的面庞也映入眼帘。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出身于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是张祖谅亲自带出来的队伍,碰到如此大的损失,张祖谅希望重回战场。正逢当时西南军区的参观学习团要前往朝鲜,张祖谅随他们一同前往朝鲜。陈赓当见到自己的老领导陈赓,张祖谅第一件事便是询问第60军的情况,陈赓说道:“第六十军这次损失相当惨重,这也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