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照,字生千,江苏无锡市人,1913年8月29日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1931年上海南洋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农事教育系。1935年夏,毕业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留校任农事教育系助教。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西迁广西桂林。1939年任广西省立平乐实用职业学校农科主任。1941年2月离开平乐去桂林良丰,任广西...
张照临王羲之而富于自己的特点,于俊秀婉丽中寓雄强英武之姿,点画之间可见子昂遗风。虽然被看作“馆阁体”的书法代表,但此帖笔画牵连游动,左顾右盼,颇有王书、赵书之秀美,同时笔画富于力道,刚劲挺拔,艺术性很强。此帖在众多《心经》作品之中,树立起自己的独有的艺术特色,让观者受到强烈的吸引。大家请欣...
张照书法启蒙很早,据说他5岁时便能写字,在书法家舅父王鸿绪的亲自指导下,他从董其昌的字练起,继而临摹赵子昂、米芾、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王羲之等人法帖。不论冬夏节令,他都刻苦异常,久而久之,甚至练成了左右手可以同时书写的技能。这在当时颇为知名,还得了“造化手”的称号。张照的字,起初是以“馆...
张照书法 张照书法 张照书法 张照书法 张照书 清张照行书《易经册》 清张照《临米芾诗帖卷》 纸本行书44.6×404.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為秋。 久賡白雪詠,更度采菱謳。 縷玉鱸堆案,團金橘滿洲。 水宮無限景,載與謝公遊。 半歲依脩竹,三時看好花。
这么多剧本不可能都是张照一人所作。但据昭梿在《啸亭续录》中说,张照编创的剧本艺术价值最高:“辞藻绮丽,引用内典经卷,大为超妙”。 连台本戏 可以肯定的是张照编创的剧本有两部,一是《劝善金科》,一是《升平宝筏》。这两部都是连台本戏,每部戏十本,每本二十四出,总共二百四十出。如果每天演一本...
行书在张照的笔下更是展现出了别样的风情。他的行书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笔画之间的衔接过渡自然无痕,仿佛是水到渠成般的顺畅。在书写过程中,他能够巧妙地运用提按、转折等笔法,使线条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有的地方笔画轻盈飘逸,如飞鸟振翅;有的地方则笔画凝重厚实,如磐石屹立。这种轻重缓急的变化...
安徽“十佳”青年书法家张照书法作品欣赏 张 照,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安徽青年书协副主席 ,宿州市青年书协主席,安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宿州学院客座教授 ,宿州市“十佳”文艺工作者,安徽“十佳”青年书法家,“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宿州市政府最高奖“文学艺术奖”(书法类)一等奖,宿州市首批青年书画...
人物简介:张照(1691年—1745年),原名默,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江南娄县人(今属上海市)人。清朝政治人物、书法家。张照工书法,初从董其昌,擅长行楷书,精于“馆阁体”,曾书范仲淹“岳阳楼记”。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称其:“书名最烜赫,其笔力沈鸷,洵足追步香...
张照(1691-1745)是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历任武英殿修书处行走、内阁学士、经筵讲官、刑部尚书等职位。他才学高强,诗文造诣深厚,擅长音乐和书画,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戏曲作家。在艺术方面,张照既能诗,又善画,通音律,精于鉴赏,尤其擅长书法。他早年学习董其昌的书法,得到了他的舅舅、书法家王鸿绪的亲自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