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朝天宫的一角,静静伫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位清朝淮军将领的名字——张树珊。他的事迹被详细记载在这块碑文上,让我们一同回顾这位英勇将领的传奇一生。📜 碑文开头写道:“诰授建威将军,记名提督,广西右江镇总兵官,捍勇巴图鲁张公,讳树珊,字海柯,安徽合肥人,赠光禄大夫,建威将军之子,今两广总督、卓勇...
张树珊目前担任武汉市恒通市政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时担任武汉市恒通市政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二、张树珊投资情况:张树珊目前是武汉市恒通市政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直接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25.93%;目前张树珊投资武汉市恒通市政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最终收益股份为25.93%;三、张树珊的商业合作伙伴:基于公开数据展示...
历史知识> 张树珊 清安徽合肥人,字海柯。咸丰三年(1853)为抗拒捻军和太平军,与其兄树声创办团练。咸丰五年后,与太平军激战于皖北,由外委、千总擢都司。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组建淮军,令其统率树字营,赴援上海,后与程学启、刘铭传等联合攻陷嘉定、江阴、无锡、常州诸城。由游击、参将,擢总兵。四年从曾国藩镇压捻军...
张树珊(1826-1867),字海柯,安徽合肥人,清朝将领。咸丰三年,粤匪入安徽,树珊与兄张树声练乡兵自卫,淮军之兴,自张氏始。五年,击贼巢湖,率壮士数十人败贼,擒斩贼目五人,进破巢县贼营,叙外委。六年,复来安,随官军克无为州,擢千总。又克潜山,至太湖,遇贼数万,树珊仅五百人,...
太平军大战湖北:击毙淮军悍将张树珊,斩杀4000精锐 1864年12月,扶王陈得才20万大军在霍山黑石渡溃散,马融和等数十位太平军高级将领向僧格林沁投降,遵王赖文光仅带3000精锐骑兵突围而出。为匡复天国,赖文光决定与张宗禹、任化邦等“捻军”首领合作,改组军队,“易步为骑”,增加骑兵数量,以便于纵横中原大地。改组...
张树珊战死后,“灵堂”设在肥西县城四十五里,周公山的张老圩中间门,灵堂中择要书悬之,其中有: “偏师倡义,百战成功,久陪上将星辰列;君遽骑箕,我方揽辔,怕听中夜鼓鼙声”、“中原寇盗尚如毛,问谁手握六韬,顿使将星沉鄂渚;当代英雄争屈指,况予心交两世,那堪旧雨哭睢阳。”(首联上、下比末句,平仄相粘。骑...
“树军在江苏,每战克捷,靖达(张树声)、勇烈(张树珊)昆仲,意见渐不合,靖达乃就徐州道任,解兵柄,专属勇烈。”〔21〕 张树声从此开始由武登文,步入职业文官舞台,兵权自然留给了二弟张树珊。关于两人“意见不合”,在其他史料中也有零星披露,但想必多为战略方面的,两人性格不一,自然在战事中有所分歧。从李鸿章...
书名张树珊墓表一卷 作者清陳澧撰 版本清光緒四年石印本 内容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检索其他古籍 相关古籍书目 新儀象法要三卷 渾蓋通憲圖說三卷 簡平儀說一卷 六經天文編二卷 天問略一卷 淮南天文訓補注二卷 中星表一卷 ...
张家后人一直以祖上镇压过农民起义而很少提起。曾祖父生有九个儿子,祖父张云端膝下无子,父亲张武龄是从五房抱过来的。父亲四个月时正好祖父要上任四川川东道台,遂带上父亲和奶妈乘船同去。船日夜行驶在惊涛骇浪中,巨大的声响伤害了小婴儿的耳膜,父亲从此终生听力不好。合肥张家有万顷良田,在四姊妹父亲张武龄的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