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1905年-1938年),字器成,原名声桥。江西兴国人。师政调处长。追赠陆军少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连营、团、旅长等职。曾参加忻口战役,1938年时任陆军第三军第七师政训处上校处长。1938年8月在山西中条山地区对日作战中不幸被日机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国民政府追赠张廷玉为陆军...
张廷玉是安徽桐城人,刘统勋就奏言说他结党,张廷玉的桐城亲朋当官的人甚多,因此,张廷玉也曾数次受到朝廷告诫。乾隆自然也不忘全面清洗张廷玉势力,如对他的门生姻亲汪由敦、朱荃严、严瑞龙等人,或撤职或抄家或治罪,至乾隆三十六年时,张廷玉除有一子名列仕籍外,家族其他成员已无一人置身于仕途。此外,...
不过不管张廷玉有没有老糊涂,乾隆再不高兴,都给了张廷玉一颗定心丸:颁了一道诏书,重申皇考雍正当年的承诺,让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次日张廷玉便让自己的儿子张若澄入宫谢恩,乾隆为此大为恼火,下旨让军机大臣傅恒等人写谕旨;但是乾隆的旨意未发,张廷玉便颤颤巍巍地入宫亲自谢恩。乾隆认为这是军机消息的泄露...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深思熟虑,为国家的未来和年轻的乾隆帝做了周密的安排,留下的四位顾命大臣:张廷玉、庄亲王允禄、康熙帝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以及大学士鄂尔泰,让他们辅佐乾隆帝。其中张廷玉是雍正帝最为信赖的臣子,雍正帝在遗诏中特别提及,让张廷玉百年后配享太庙,可是张廷玉晚年凄凉,最终却含恨而终,还...
张廷玉(1910年10月28日-1966年),衡阳县九里渡张新屋人,衡州花鼓戏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衡阳市委员会委员。创作了“西湖调”系列板腔,取代了传统唱腔中夹用的南、北路,为衡州花鼓戏声腔的统一作出了贡献。所创新腔西湖二流、西湖滚皮、三川调数板已成为衡州...
张廷玉(1572年—?),字汝光,号石初,陕西延安人,明朝末期官员。人物生平 张廷玉出身延安卫官籍,早年为肤施县学生。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中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以三甲一百九十五名获赐同进士出身。初观政于都察院,后授山西临汾知县。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被弹劾,左迁江西布政使检校。万历...
实际上,张廷玉能够配享太庙,主要还是因为雍正的缘故,不过,张廷玉去世的时候是乾隆二十年,所以能够顺利进入太庙,也有乾隆的功劳,毕竟他曾有过取消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行为。雍正赐其配享太庙 张廷玉虽在康熙朝为官二十余年,但真正让他飞黄腾达的却是雍正。雍正登基后,因九子夺嫡的缘故迫切地需要大力培养自己...
这个人就是三朝元老张廷玉,他这一生基本上就是汉人大臣在清朝待遇的体现。一、康熙的起居秘书 张廷玉的父亲就是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他是康熙指给老四的汉学老师,因此年纪轻轻的张廷玉就是四阿哥的陪读。28岁的时候他就考中了进士,随后31岁在满文考试里得了“一等第一”的优良成绩。进入了翰林院,随后也进入南...
他在雍正朝期间,跟主子混得最好,以至于按照雍正帝的遗诏,在张廷玉死后,他的神位可以安放在太庙里,接受后世皇帝每年一次的祭祀。纵观整个大清朝,汉族大臣以功臣配享太庙的,只有张廷玉一人,可以说是清朝历代皇帝对汉族大臣唯一的一次最高礼遇和殊荣。这点在历史上来讲,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冲上热搜”也不足...